今天走過這個學期的第十場團體督導
每一場團體督導我都好感謝主辦單位、邀請我的老師和心理師們。
因為這個可以跟專業夥伴、助人工作者交流連結的機會是如此的豐盛,充滿滋養。
雖然團體的動力和走向不可預期,但是很珍惜,因此一直用慎重的方式準備好自己。
準備好一個樂於開放和靈感連線的自己。
🔳
如果提前收到個案報告,前一天,我會打開個案的故事,用自己設計的卡片,走一遍流程,用心靈象徵的方式走入個案的世界,體會一遍他世界裡的不同角度。
不在意這些體會是否正確,只是藉由這個過程,把自己打開,這通常幫助我進入個案討論時,有豐沛的感受和思緒,且較能穩住並且接待團體裡不同角度的交流。
當天早上算好時間起床,在瑜伽墊上做運動,然後整理家裡,把孩子的房間、客廳和廚房收拾乾淨,接著坐下來開始靜心收拾自己。
🔳
今天有教育局的長官蒞臨,跟我討論:
「你們做這樣的工作,一直接觸別人的負面情緒,會不會塞得很滿,自己撐不住?那要怎麼辦?」
所以這個工作有一個不在台面上的倫理要求是:要有一些清空自己、整理自己的方法、不斷地成為容器。前提是成為能倒空容器的人。
簡單的概念如此,落實起來不容易,而逐步落實的分享,可以參考書籍:「與內在的刻意練習」。(今天學校也有買書送給參加的老師)
我跟他分享,心法蠻容易領會的,可是要成為日常的一部分,得發展出自己的儀式感。
就像我上面提到參加團體督導之前做的事⋯⋯
書裡面的六個步驟,以及內在關係整合卡程序,完全可以被更改,它們最重要的功能,是提醒自己,把「清理內心」當作一回事,有始有終,哪怕只有幾分鐘。
今天下午有一些空檔,拿出卡片,把早上的心得整理了一下,把最後的感想寫在日記裡,接著打開分享的群組,看看大家如何用功⋯⋯
🔳
很感謝在鶯歌高職工作的好朋友,一直給我許多的愛,感謝那裡的老師和主任,一次有一次一年又一年不膩煩的分享給我饒富收穫的場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