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的朋友們,如果沒有聽過家族系統排列、組織系統排列,想要了解的話,可以參考書籍#海寧格#周鼎文#系統排列
也可以看YouTube的影片,有許多有經驗的排列者案例分享。
在方煦心理諮商所的支持底下,我和另外兩位夥伴,從今年九月份開始,預計每一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進行一場公益的系統排列學習團體。除了已經公告的四個場次之外,明年也會繼續進行,歡迎各學校、協會、單位與方煦接洽。
2022下半年進行排列工作的心願開始落地,已經完成方煦心裡諮商所第一場公益排列,也承蒙#晉康講堂的信任,完成兩天親子關係工作坊。
排列工作對我而言充滿挑戰,也同時讓我願意投身。
很多人都體驗過擔任主角,在整個團體的面前打開自己是多麼需要勇氣,這個歷程可能帶來無比的支持與感動,我經驗過。也可能留下不安害怕懷疑的後效,也是我努力消化過的。
兩天工作坊的最前面,我跟團體夥伴們分享幾個體會,也許也適用於其他團體性的療癒。
❤️不要停格在團體的畫面裡,繼續往前走,讓行動和反芻,成為攪拌棒,讓團體的收穫和挫折加入你繼續創造的養分。
「海爺爺學了很多東西,包括精神分析、原始吶喊治療、完形治療、薩提爾… …。可是他最後融合而進行的系統排列卻不是這些方法的剪接拼湊,彷彿這些都被揉碎了,重新融合成什麼也像也不像的東西。
我們要有這樣的精神,我們今天在這裡看到的聽到的,甚至我們自己的故事所展現的每一個畫面,不需要太費力用邏輯要把它串連起來,我們可以等待這些自行發酵,給它們時間,用我們的行動和智慧攪拌它們,有一天所有走過的療癒會融合成自己的靈感自己的哲學。」
❤️在個別諮商裡,我會站在你的鞋子裡,跟隨你的願意和不願意。在排列團體裡,我會站在你的關係阻塞的地方,站在那裡向你招手。
「當你帶來一個議題,在場域裡面,要處理的不是出問題的部分,不是把它切出來,而是還原它的關係網絡,尋找其中是否有塞住的通道,當那個通道解開了,會有一些資源進來,這個呈現問題的部分,會因為其他部分的合作和支持而變得更好。」
❤️團體場有一個天然的設定,就是願意在大家的面前說出來,被聽見,這是一個挑戰,而做些努力通過這個挑戰是值得的,我們可能獲得很棒的力量來進入自己的故事,也可能觸及深深的恐懼。
如果有人來問我:「如果會緊張,不想被大家知道怎麼辦?」
我的想法是一旦你報名了團體,比起恐懼,我會更看重你內在那個想要站起來面對的部分。所以基本上我都會鼓勵你繼續往前走,邀請整個團體跟著你一起走。
所以,參與團體需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你需要願意容納緊張。
如果真的想要退出,也要願意為那個想退出的意圖喊「停!」
為自己做決定,是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的責任。
❤️排列過後,只汲取一個此次收穫的點,安住於上。
關於排列的移動、排列的結果。
只是經過選擇的一個暫停,並不是結束。
如果你在那個畫面中有一些觸動,還有些什麼沒有了結,那是非常棒的,是值得珍惜的,那表示你心裡的移動會繼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