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養育13年的狗狗毛孩長腫瘤。
帶狗狗到診所找獸醫,又轉戰大醫院進一步做穿刺,確定是癌症。醫生勸說:如果沒有手術處理將來會後悔,因為腫瘤勢必潰爛,照顧很費心。
當然無法保證,處理完這顆腫瘤,能有多久健康舒適的日子。
朋友希望毛孩好
但我們不知道怎麼想,對毛孩的主觀經驗來說,什麼是「好」。
如果只有一個腫瘤,切除可以得到暫時平安,後續保持追蹤治療,吃藥控制,對我來說這個選項OK。
可是毛孩在醫院裡面極度不安,即使還只是最基本的例行檢查。穿刺過後,醫生說腫瘤被動到了,很可能快速擴散,所以至少得服藥三天。只是服藥,兩天,牠從不情願、驚恐到奮力抗拒⋯⋯。
牠可能一直不會明白自己在忍耐什麼,最終會獲得什麼,而必須經歷被突然對待、反抗、無力、放棄麻木⋯⋯,這不就是創傷嗎?
朋友說
西醫的觀點,要去除腫瘤,因為腫瘤等於問題。然而從身心體系的觀點,身體會把所有無法復原的,堆積到一個地方,可能就是發炎和腫瘤,因此腫瘤是垃圾桶,也是容器。
關於接下來的醫療,朋友繼續思索,考慮找寵物溝通師來跟毛孩核對。
我很感動的地方是,面對這個主題,朋友把「毛孩」、「腫瘤」都放進來意識空間,打開更多想像。
此刻
腫瘤,收到了「謝謝你」
狗狗身體收到了關懷。
狗狗的心靈收到了體貼。
祝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