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感受對許多人來說很不容易,需要練習停下來仔細翻開,也很像用手指頭把手機畫面的局部撥大一點,讓裡頭的細節映入眼簾..............」
「對內在感受來說,認出來等於讓它還原,它們不再扁扁皺皺的被壓縮著,而是立體起來、動了起來,被意識觀照著.....」
「整理房子需要一點超出日常軌道的意願,陪伴自己也是,這需要的不是一口氣搞定的氣勢,而是成為日常的一部份。」
幾句話,算是我簡單摘要自己讀後體悟的重點,也十分的認同:感受與連結自己,是多麼需要被細心呵護、同時也需要被細緻拆解的過程,又可以是如何像呼吸一樣自然的融入在生活的日常裡。
為了更了解自己,也為了解決自己在生活很多層面的困擾,過去十多年,閱讀了很多在心理學相關領域的各種書籍,當然之珮的書一出版,我也就非常迫不及待的入手。令我相當驚豔的是,這是我看過眾多療癒自己書籍中,寫如何與自己內在連結最深入、也最細膩的一本,文字深入淺出,用各種絕妙生動的比喻讓你在意境中,而非理性的文字裡探索。
理論或故事的閱讀,帶來的是理解、聯想,就像在他人的花園看了各式各樣的花朵、綠葉植物,甚至有導遊帶領解說,對生態有了一些了解與認識,但終究,還是要面對回到自己園地的那一刻,面對自己花園中的生態,一一看懂自己園地裡各個生命現象,這無法讓他人代勞,只能自己細細品嚐。而之珮的書,一步一步的帶領閱讀的人像有個手冊般,可以按圖所冀,非常細緻的拆解如何感受自己每一個身體現象、情緒感受的步驟,不帶分析、不帶評價,就單純的讓自己從外到內的被自己所看見、所感受,那個是中立第三方觀照外在與內在的過程,居然也就能讓人緊繃的眉心或肩膀放鬆,讓腫脹跳動的腦袋立即安定下來,讓浮譟、焦慮、不安的靈魂落地歸根,找到歸屬。如果說閱讀是讀萬卷書,讀了之珮的書,更是讓自己在 「感受與連結自己」上實地行萬里路,並在行進的路途中感受何謂「藉由看見自己內外的每一部份,安定自己的每個心神與意念」。
如果妳也和我一樣一路試著找各種解方,想方設法的想要讓自己在生活裡,更平靜穩定的面對每個引起自己情緒波動與困擾的人事物,那麼希望這本書,會是那個讓你有 「哇,原來答案就在自己身上,只是需要靜下心來,在日常生活中找個時間去感受,而感受的方式就在這裡」的那種驚豔與心領神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