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教養孩子的方式,要說出一番道理很容易,但是要落實在家庭的情境中,牽涉到的面向很廣很細,只有自己才知道其中的角力。

面對教養的兩難,先放下面面俱到的期盼,想清楚然後承認無法顧及的面向,才不會裹足不前,腳步混亂,只去做眼前一個小的焦點,接受那就是現在最能給親子關係,給孩子的滋養。

.....................................

他非常的苦惱,只要他出手管孩子(小一),堅持原則,孩子比他更堅持的哭鬧,沒辦法繼續生活中的下一步,先生就會跳出來批評他,跳出來完成孩子的心願,
先生總說:他又不是要做什麼大壞事,順著他就好了,你跟他爭幹嘛
於是,他說寫完功課才能夠吃零食,孩子一定要先去買到零食先吃才會寫功課,先生就帶孩子出門去買。
先生煮飯,孩子總是吃一兩口就說不吃了,硬要他吃,他就想吃別的,小如會關電視、堅持孩子自己吃,繼續吃。先生會跳出來,那不就是趁孩子看電視的時候餵他吃,要不就把孩子手上的碗收走,去準備下一道孩子想吃的,先生說:他就是很不願意吃飯,一直兇他強迫他有用嗎?順著他就好,有吃最重要。

因為小如的堅持,孩子都不跟他說話,甚至會唱反調,覺得媽媽是個壞人,一點都不願意靠近。小如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教養,參雜了很多面向,包括夫妻關係、自己的私心、對孩子的期待、親子關係。先承認我們沒有辦法面面俱到。

小如的朋友說:你老公怎麼可以這樣,把小孩寵壞,以後他要怎麼適應社會,而且根本沒辦法教。
小如的媽媽說:飯是你老公煮的,平常小孩鬧情緒,也是你老公顧比較多,你就順著他去帶小孩,幹嘛跟他吵,小孩捏著捏著就大了,你那麼龜毛,兩個人一直吵架沒完沒了。

小如是聽朋友講他們怎麼帶小孩,總是很羨慕,為什麼他們的小孩都可以接受這些原則,也很焦慮自己沒辦法把這些好的原則放在孩子的身上。她上很多課,相信教養專家建議的:
給孩子固定的吃飯時間,時間到了就收拾乾淨,沒有其他的零食。

可是這些好的信念和框架就是在他們家行不通

小如一旦堅持,就需要跟孩子的情緒奮戰,而那是她先生的地雷,他受不了孩子哭鬧,他們無法攜手互相支持與孩子的情緒共處,是因為夫妻關係處在冰點。

她暫時不想走跟先生溝通這條路。
我問小如,如果不是在吃飯這件事情上,而是透過其他面向慢慢地跟孩子做教育,跟孩子創造單獨相處的機會,建立彼此的默契呢?
這撞到小如自己的需求
「我很不喜歡跟女兒相處,她不好相處,我承認我偏心,寧願花時間在兒子身上。」
「上班非常累,還有一些經濟壓力,回家要專注做一點理財的事情,可是只要回應女兒,弄得不好她情緒一上來,我就沒完沒了,說真的非必要的時候我也會避開她。」

小小一個吃飯的場景,想要改變教養的方式,其實要牽動和碰撞的是夫妻的互動,以及母女之間長久的關係。

如今,她願意苦惱是好的,表示還願意在這個動彈不得的狀況裡做點什麼。
她明白不能等夫妻溝通順暢了,才開始管小孩。
也不該期望自己跟孩子的情境感建立了,才開始為她做點什麼。

她在問的是,如果這就是我的現實,我還沒有要碰夫妻關係,我還沒有辦法喜歡跟我女兒麼跟我女兒相處,可是我還是希望做點什麼,讓我們的關係不會越來越糟糕,讓我感覺我需要當媽媽的時候(例如看到孩子吃飯故意拖延不想吃又分明營養不良),有做到一點媽媽要做的是,那麼這一小步會是什麼?

把自己的限制的弄清楚,把願望的範圍具體出來,這非常重要。

在行動裡確定一個焦點,投入一段時間,至少
三個月。

我請他重新整理,需要管孩子的時候,他想要顧慮哪些面向?
一、不要太突顯我是壞人,造成我先生來罵我
二、做點什麼,不要讓我先生覺得我都沒用,或者讓孩子覺得在我面前很放肆都沒關係
三、跟女兒安全的互動

這裡面包含小如想要避免的,這在提醒他需要顧及的原則強硬度。
也包含他積極的心願,如果吃飯均衡不是最終目標,透過這個吃飯的互動,長久以來這個親子關係想要灌溉的是什麼呢?

小如深吸一口氣,想一想說:可以互動,就算我不滿足他的心願,也可以互相聊天一起做些事。

有了焦點,才有確定的回饋系統,才不會被不同的評價拉著跑,被不同的觀點隨便打擊,導致自己的行動渙散,信念崩潰。

回到吃飯的場景,小如需要跟女兒互動,在互動中表達自己的期望,並且拿掉「如果你再不吃,我就要… …」的威脅,把女兒的營養交給先生。

女兒現在吃飯會看卡通,以前他提醒女兒趕快吃,飯菜要涼了不好吃,他問女兒:這道菜口味怎麼樣?這不是你喜歡的嗎?問他你剛剛吃了什麼零食?等一下吃完飯你想做什麼?
接下來,他決定做女兒旁邊,看他在看什麼卡通,跟他聊聊卡通,趁卡通空檔的時候,鼓勵女兒多吃一兩口,有營養的東西就趁女兒看得專心嘴巴空著的時候夾著讓他吃進去。

這些互動的過程,如果有外人看到了,可能會說:
長這麼大了還要人家餵。為什麼吃飯要配電視,就是這樣不專心才會吃的慢。吃飯這麼不認真,為什麼還要讓他其他時間吃零食。
每一句話看起來都對,也都為孩子好,可是現在這些框架都入不了小如家的客廳,因此當小如決定要先照顧自己行動上的焦點之後,一定要守護不被評價的空間,不要讓別人的看法輕易地進來,要記得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尊重自己的限制。

真的困住你的是:你一直在怪自己

 你的崩壞,可能因為你一直默默的在怪自己


我就已經決定要接受了,也逐漸找到生活節奏,為什麼身心還會垮掉,層出不窮的疾病?

我已經不怪我媽媽了,也不管我前夫了,為什麼會突然恐慌?

如果你和對峙的人、對峙的事情,逐漸找到共存的方法,身心系統依然沒有好轉,每況愈下,你需要注意是否有一隻隱形的手緊緊的掐住自己。

緊緊掐住的是:「都是我的錯,我不能原諒我自己。」

一旦捕捉到這個聲音,不妨停下來,聽聽這個聲音在說什麼,弄清楚他為什麼如此堅持,對他提出好奇、提出不同的觀點,這才能真的調和自我責怪的情緒能量,對自己很有幫助。

想像你跟主管最近對某個案子的討論,一直不太順利,你提出來的詢問沒有得到正面回覆,你絞盡腦汁收集的資料主管也沒有詳細閱讀,在一次跟更高的主管餐敘時,你提出了對主管的疑慮,雖然心裡明明知道這麼做不妥當,你的主管會不高興,畢竟你尚未直接跟他正面溝通,可是你還是忍不住表達了,後來主管也知道了,打電話來罵你。在這個電話中,主管表達情緒,你也說了自己最近困擾的點,也為自己類似越級上報的舉動道歉。事情像是有了一個小.句點,可是你仍然很不舒服,腦袋裡亂哄哄,幾天下來甚至失眠,胃痛。因為,跟主管的溝通雖然告一段落,可是對著自己的懊惱沒有平息下來。
「我明明知道他一定會不高興,我也提醒過我自己,我為什麼還是沒有忍住?」
「我本來就很討厭人家有狀況不跟我說,卻拐彎抹角地讓我知道,現在我自己卻做了這件事,我實在很不能接受!」

我們該如何面對這股自責的情緒?

  • 首先,靜下來,調整呼吸,做一次身體的掃描,要跟自己討論事情,得先讓腦袋暫停一會,有一個清晰的空間。

  • 接著,觀照心中的聲音。無法消停的想法,經常有一個對立者跟它爭執不休。聽聽這個對立面,可以對自己提問,接住自己的回應。

例如,自責的聲音是:「如果我當初… …,就不會… …。」
提問:「真的嗎?你當初沒有跟大老闆說,而是直接找小老板溝通,小老板會認真地聽到你的意見嗎?」

自責的聲音:「如果我有忍住,去等更好的時機,會比較好,我們之前的關係也不會功虧一簣。」
提問:「真的嗎?會有更好的時機嗎?如果時機一直沒有出現,你會不會直接在小老板的面前爆炸,結果更慘。」

藉由提問,翻找出來當初會這麼做,讓自己沒有忍住的觀點。

這兩個部分都有情緒,請給自己一點時間,不論對錯,邀請身體分別經驗兩個位子的感受。透過想法的爭論不休,我們無法與自己和好,在感受裡跟部分自己結合,能夠讓身心系統回復平穩。

傾聽自責後悔的部分:
「我不能原諒我自己」
「我想原諒自己,但是怕我忘了這個教訓」
體會這些聲音裡面冒出來的感受
「緊繃」「想打自己」… …

傾聽「這麼做」的部分:
「我拋這麼多球,他都沒有接,我都不被尊重。」
「既然大老闆關心我,我有這個機會表達,我也不想錯過。」
體會這個聲音裡面的感受
「生氣」「傷心」「激動」

「體會」是通過覺察和身體空間,去見證和認識內在經驗的過程。會帶出接納和寬容的品質。

在這個簡短的歷程之後,你可以對不同部分的自己說說話,這個話語可能相當簡單品嚐,但是會帶著對身心系統非常滋養的力量。

怎能都是:他們說

 有事請找別人商量是自然而然的。

能夠把別人的意見聽進來,也有幫助。
納進來的聲音一直保留原音,卻是負擔。

例如一位女士,簡稱C,他的伴侶因為工作的關係,出入酒店,這幾年在外面有很多紅粉知己,會跟她們私下約會,雖然伴侶不承認有身體和愛情的關係,但是C飽受情緒困擾。

受苦了兩年多,想要在諮商裡面尋求答案,如何讓自己更平靜的留在婚姻裡。

她說完遇到的狀況之後,接下來每個句子的開頭,幾乎是:@@說⋯⋯

我媽說:很多男人在外面都這樣,他還把錢都給你管,該回家的時間也有回家,對小孩很好,如果他就不想改,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生活還是很好過… …。

我爸說:如果他因為在外面玩,不顧這個家,我一定跟他算帳,把你帶回來,可是他沒有,是你自己要一直去挖,然後跟他鬧,比起來,讓小孩更痛苦,讓這個家的氣氛更糟的是你。

我朋友說:你在家裡給他臉色看,一直查他,反而你把她推出去,跟外面的人感情更好,他們感情越來越熱絡,都是你造成的。

小孩說:爸爸對我們很好,你們不要吵架。

我問:你怎麼說呢?你怎麼想這個情況?

她:「可是我就是沒辦法控制我的情緒,他一出門,我就忍不住在想他是不是又跟誰出去了,在哪裡?做什麼?他回家,就覺得很厭惡,也不想靠近他。我是不是有病?把他推出去讓事情越來越糟⋯⋯。」

C的腦袋裡都是別人的聲音,別人的觀點和建議,還有自己的情緒念頭,而沒有自己的思考過程。

💕思考是重新把在腦袋裡的各種聲音和念頭,透過一個觀點,梳理一遍,梳理過了,才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想法放進行動裡面,行動才開始有方向性、一致性,才能開始累積特定的力量。

不同的人不同的聲音住在C的腦袋裡,不斷重播,是因為這些聲音都有打動她的地方,有符合她某個部分的需要,可是她不會說:「我認為… …。」而是保留「我媽媽說… …。」是因為她心裡面也有反對的部分,心裡有某個需求被這個聲音打擊了,因此不願意收下來。

💕贊成別人的聲音,贊成哪一個部分,弄清楚,從裡面認識心裡頭的某個需要。
💕別人的說法裡面,難以接受的是什麼, 理出來,大方的把他們的意見打個折扣,折衷成被自己接受的想法。

C目前的需要是:留在這個婚姻裡,讓家庭的氣氛好一點。

透過這個需要,她看伴侶的觀點是:他目前有為這個婚姻提供保障,讓孩子好好讀書,讓大家生活無虞,可以參加家庭聚會,在家裡脾氣很好。

而她內心失落的是:愛情、忠誠、兩人關係的承諾。她目前需要:為自己出氣,試探對方改變的可能性。

C要進一步整理這個需要裡面,對男人、對自己作妻子的觀點。

例如: C認為
這個男人,就算大家都說他是好先生,只要我不知道那一塊,他幾乎是完美的。但是,我看到他變壞了,想要跟朋友們一樣,維持表面,不管裡面腐敗。

我做媽媽,之前看到孩子跟他感情很好,覺得不平衡,想讓孩子知道爸爸的真面目,其實,我願意做好媽媽,這也是留在婚姻裡面的重點之一,所以我選擇不跟孩子抱怨,以後孩子該知道什麼,就看他們自己。

做妻子,他沒有把我當情人,⋯⋯⋯

❤️❤️❤️

當情況改變或內心的感受改變,表示心裡的需要之間優先順序變得不同,隨時可以保持對自己的關照,重新整理想法。

整理好想法之後,最好,在心裡面好好的跟爸爸、媽媽還有孩子和朋友對話,把他們的想法拆解重組,直到和自己的聲音結合在一起。

腦袋裡以他人為開頭的聲音都是暫時存放的,暫時存放的聲音佔據記憶體,多了,沒有刪除整頓,會讓人沒有思考空間。如果這些聲音一面倒,拘泥在同樣的出發點,沒有平衡報導,很可能就壓抑心裡面的其他感受,被壓抑的感受總是會大聲疾呼,變成情緒的困擾。

🌟寫下來別人話中有道理的部分。
🌟寫下來心裡面的「雖然」和「可是」。
🌟拆解-刪除-增加,整理自己的觀點。
🌟下次跟別人表達的時候,說:現在我認為

鄭重被你收納的意見,你願意為自己背書的意見,才成為你行動的能源,成為關係裡的自我支持。

你不能對爸媽好,是因為你希望他們能對自己好

 你無法對他好,有時候不是因為你希望他不好,要處罰他,或者見不得他好,而是你多麼希望他可以對自己好,比起從別人那裡接收的,對自己更好。


這種心情常常可以從成年的孩子對父母的心態中看到

在4樓的天堂,常常對媽媽說的一句話是:你為什麼不能對自己好一點?我已經是大人了,你不用擔心我,你只要管好你自己就好。

許多人他們在外面可以對別人很好,同事有需要的、朋友有需要的,他們可以敏銳的覺察到,當他們覺察到之後,只要是能力範圍內,可以做的,他們就順手幫忙了,而且可以從自己所付出的過程中就得到快樂。可是他們卻沒有辦法對自己的父母和顏悅色,沒有辦法在他父母向他們伸手的時候給予他們明明就知道,也明明就做得到的,溫暖、關懷、取悅。

這種對別人的需求敏感,而且能夠及時伸出援手的人,通常都是小時候體貼的孩子,體貼的孩子在感覺到父母不快樂,尤其自己做得到卻不願給予的時候,他們的心裡並不是慶幸或幸災樂禍的,常常在自己的心上也跟著畫了一刀,有很多要消化的情緒,要消化的情緒不會比他們的父母來得更少,這類孩子也常常覺得自己對父母會不會太殘忍

H就是一個獨當一面,不僅能照顧好自己,也能照顧好身邊朋友和同事的人,是別人的好同事好朋友好主管,可是在他心裡總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女兒,也不想做一個好女兒,而這種心情總會累計一段日子之後就到達一個自責的頂點。

他自責和自我掙扎的感覺在那段時間的新聞裡被觸發了。

「最近有很多新聞,包括一個人回家把帶自己長大的養父養母殺死,或者一個人毆打自己的媽媽,我看到身邊人的反應,都是對這個孩子的行為感到不可思議,感到殘忍到泯滅人性。人性是應該要帆布的,應該要對自己的父母孝順,就算不能笑聲也還會有基本的善意,基本的感恩之情。可是我在我的心裡也體會到那一點點的殘忍

我在台北工作,寧願在外面租房子,也不願意跟在同一個城市80多歲的媽媽住在一起,一般人聽到都會說為什麼你不跟媽媽住在一起?難道你不需要照顧他嗎?

我會幫媽媽處理帳單很多雜事,他打電話給我的時候告訴我水電壞掉了,那麼就找人幫她修理,這我也OK可以處理,在道理上沒有問題,可是我注意到我有一個心態,我會想拖延處理的時間,我知道我處理了他會很高興,如果我在態度上有關心他他會更高興,可是我沒有這麼作,因為好像不想讓他開心。

不想讓媽媽開心

我在外面很負責任,對別人也很好,主管和朋友都很信任我,這個念頭和裡面的感受和裡面的衝動,跟我日常的表現很不一樣,可是這是真的。而這個違和的狀態也會讓我很痛苦,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我需不需要勉強自己,或者去改變。

你願不願意去看那個被你形容為很黑暗很違和很難讓別人了解的感受,這種感受很真實的存在你跟媽媽之間。

把一個感受打開來,先不用管以後該怎麼做該怎麼辦這樣有什麼用我要改變嗎?讓那個感受來告訴你他要去到哪裡他是什麼他要去哪裡,你願意拿出來談就表示你想要聆聽他。

我知道我媽媽渴望我的關心,可是我不常覺得他真的關心過我,我看到他的電話來了,心裡浮現的都是:又要叫我去做什麼事,而不是他想知道我過得好不好,我怎麼了。人們會說你怎麼能要求一個80幾歲的人用這個時代所謂關懷的句子

為什麼因為他要求80幾歲的媽媽還關心你
可是他也讓你讀書,沒有讓你肚子餓,在物質上供給你,為什麼你會無法感覺到被關心

你對自己的好奇是什麼,找到對自己的好奇,真的想聽聽看,你才會更靠近自己多知道自己一點

我好奇,我救火就滿足他,這是最簡單的,這些對我最不費力,讓他開心,他不會找理由來跟別人抱怨,我也不用把事情擱在那裡,自己會掛心,我如果這常常順順的結球滿足他,會怎樣?我心裡會發生什麼

我們從這句話開始打開聆聽感受的道路

如果他快樂,我會不高興嗎?不會,我發現不會,我不高興的是他都不快樂,他一直在想辦法想要找讓他感受好一點的,或者直接說他一直想要找快樂,可是他都不快樂,而且把旁邊的人都弄得很不快樂。

雖然小時候,他沒有對我世家什麼虐待,或者可可喔,我覺得我們兩個也可以過得蠻愜意蠻快樂的,可是沒有,我就是感覺到他龐大的很不高興的情緒,他會漏出笑容的時刻就是我爸爸回來的時候,他跟我爸爸沒有婚姻關係,我爸偶爾才會回家,我爸出現的時候,他會非常殷勤,堆滿笑容,可是我知道他是很緊張的,很多話,很急,最後我爸會被弄得很毛,他們就吵架不歡而散,然後我媽又花很多的時間抱怨我爸,一直說自己有多可憐,覺得爸爸很辜負他。

我當時知道他不快樂,所以他如果希望我做什麼,我做得到的我都會做,我希望氣氛好一點他的心情好一點,可是這些效果都不好,他有物質線的原因可以讓自己不開心。我到上大學的時候突然有一種感覺,覺得我媽並不愛我,我很像他的工具,他好好的照顧我只因為我可能是我爸爸願意回家的原因,我爸不管怎麼樣跟我媽媽吵,對我都和顏悅色,直到後面他都不回來了,也還會關心我。

從這段故事裡,你覺得這個小女孩會累積哪些情緒?
會孤單吧,他覺得他沒有真正被媽媽總是被媽媽看見。
會生氣吧,

這個小女孩期待什麼呢?
他最期待爸爸媽媽感情好,一家人呆在一起。
後來爸爸不在回來之後,他期待媽媽跟他兩個人,經濟上在沒有問題的狀況下,可以各自做想做的是,愜意很知足的過日子。

現在呢,你看到了當年的小女孩,當時的媽媽、現在的媽媽,現在的你感受到什麼?

生氣,很生氣,而且一點都不想含糊的忍氣吞聲。

在氣什麼呢?

洗你的花那麼多時間在不快樂了,我們都已經失去了這麼多個日子沒有好好珍惜了,為什麼你還沒有醒過來,還要繼續寄托放在那些你根本無法掌控的東西

你的期待是什麼呢?

他有一種模式,好像如果別人如何,我就會快樂,我就會高興,我非常討厭這種模式,我期待可以看到他自在或開心一點,不論我有沒有做什麼。

現在我們看到在他跟媽媽之間互動,沒有浮上台面的,無法被溝通,卻確實在那裡的就是生氣

這就是我們需要去陪伴的,我們內在的東西

我帶她進入一個身體情緒跟意識不斷交互共鳴的過程,我們都不知道這個會如何轉動他跟媽媽的關係,這並不重要,我們要把他對媽媽的期待放回來自己身上,不需要期待媽媽要靠別人才能開心,因此我們也可以在這個將群裡直接地面對我們的生氣,而不是媽媽一定要如何,我才能脫離對他生悶氣的狀態。

把媽媽就放在你的面前,現在,把你的生氣帶到胸口待到喉嚨,你知道你們彼此都會很安全,所以跟你地升起一個機會,讓他完全擁有你的力量,你投入他,即使你除了生氣之外還有其他的感覺,讓這些感覺知道,沒問題的,我們就是先給正起最大的空間,為了認識並釋放他

讓他準備好之後,我以為他會大好,他突然聲音很小,他說:「我不知道你為什麼都不快樂,我不知道你為什麼不願意快樂,你為什麼非要把自己的幸福,放在一個根本無法掌控和期待的地方,而且你從來都不去想這值不值得。」我覺得很悲哀,我覺得很不忍心,我都已經走出來很久了,我過得很好,每次接到你的電話,我回頭看到你,就看到你還在原地,超討厭你這個樣子的,我可以繼續過好日子嗎?如果你一直在那個地方悶悶不樂,我就好像要被冠上一個不孝的罪名。」

我感覺到的是悲傷,手很輕,肩膀很僵硬,我在想我是不是還在承擔,以前我可能為了讓我媽媽在那個片刻中開心一點,就順從他,但我現在好像還在承擔,希望他能夠跟上來,利用生命最後的這個階段,突破一下,所以我對他施壓,現在我胸口很悶,我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是對的

現在你專心的看著自己,聽到自己說的話,我現在過得很好,我想讓媽媽也出來,從自己的背院裡面出來,體會到獨立的享受生活沒有那麼難,可是他都不肯出來,好的他不肯出來,我就叉腰看著他,不要理他,不要順著他,除非他了解自己有多麼得不償失。

我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對不對
不要思考對不對,就對著那個自己的樣子聽到自己的話語,單純的看著然後呼吸,他那個陪伴的氛圍圍繞著這個用心在承擔的孩子,一邊訴說你身體的感覺,跟著身體的感覺一點一點的陪伴自己。

就在被單純的看見和陪伴的當下,這個「想幫媽媽,不想放手」的狀態,沒有承擔任何期待,沒有人跟他說你這樣做是對的,繼續如此吧,也沒有人跟他說放手吧,這不是你的責任,或者告訴他你這樣也很辛苦,自己也不快樂,你不順著內在的感情表達,硬要賭氣,媽媽也不會理解任何事… …。這些都撤開了,專注地凝視,開出一個純粹的空間,把注意力放在內在這個部分的身上,而不是媽媽的身上,把能量給予他,讓他自己運作,走向下一步。

我一直看著我媽媽,就像我不想滿足他,拖延他需要的東西,那不是因為我專注在自己的生活,以及分配自己的時間,只是我想讓他練習不那麼快得到回應,他可不可以不發怒不發作不願嘆,所以我一直在看著他,我的這些行動都圍繞著他,這讓我屏住呼吸,沒辦法呼吸,這才是關鍵。

我轉過身了,有時候會回頭

那個小女孩跟你什麼是你希望媽媽可以活出來的:知道自己有力量讓自己快樂,而且行動,往這個方向努力。最後知道,自己可以擁有的快樂不必遷就別人的反應。

把這句話放在自己身上,用你的身體去吸收它,我可以讓自己快樂,比現在快樂,而且不用遷就別人的反應。當我這麼說的時候,我發現內心是慌張的,很不安、很陌生。

能夠有這個探索的新方向很棒我要先把這個新的方向放在心裡面讓它發酵一陣子,可能我自己也不太知道怎麼做,至於我嗎,看看嘍

再戀,我是否已經放下前一段?

 這個大女孩說有男生在追她,可是她覺得還沒有放下之前喜歡的人,又說:「我的好朋友告訴我,其實我已經在改變了,我的行為跟以前一直想著他的時候改變了很多,只是我自己還不知道而已。我的確有改變,也主動的認識別人,也接受跟這個男生一起走路到捷運站。可是我還是會想起以前那個,會拿來比較,那我可以算是有放下嗎?」


女孩和他心儀的男孩做好朋友整整三年,上課互傳紙條,下課時互相幫對方扛書包、佔位子,誰當了幹部,都兩個人一起工作,打打鬧鬧、冷戰和好,畢業前女孩鼓起勇氣跟男孩告白,男孩拒絕她,彼此因為有疙瘩,互動也就少了。

後來,關於這個男孩的一切成為女孩日常生活的巨大背景螢幕,播放著互動片段,播送著兩個人的對話,女孩有好長一段時間總是不由自主翻來想去三年來的點點滴滴。

秋天,她進了大學,自願當班級代表,想讓自己盡快投入新的團體,並且忙碌起來,朋友們都看到她不一樣了。但是那個男孩其實還在她的心裡,當她一個人的時候、挫折的時候、甚至歡樂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回到男孩所在的角落,跟他對話,思念他、有時也想氣氣他。現在,她問的是:「我是不是準備好往外走了?角落裡還有個他,雖然比較淡了,但還是在,這樣可以嗎?」

我了解她感到困惑的地方。

因為感情不像具體可以丟掉的物品,譬如某樣東西,你決定不再需要,可以把它棄置在某個地方,只要不再回到原地把它撿回來,便是放下了。

感情,之所以沒辦法具體的區分出是否放下的界線,是因爲我們可以在某個轉念的點上,突然鬆開心裡的渴求和情緒,可是一旦遇到挫折或者相關的線索,一連串想法和感受又容易被勾出來,所以很難定義一個從此不再提起來的點。因此,要確認自己全然放下,似乎太過苛求。

於是,我跟這個女孩說:

「這份感情在過去的生活中佔據很重要的位子,在心裡面有深深的痕跡,它雖然無法被挖掉或消失,可是會不斷改變和移動。

事實上,我很欣賞妳一直試著更好的放置它,當你一次又一次地回頭想、跟朋友談、跟我談,你就是想要再把這段過去珍貴的回憶放好一點,讓它浮現的時候,可以不再那麼痛、那麼刺眼。我知道有一天,你會跟它和平相處,它的存在會充滿值得咀嚼的滋味。

你不需要追問自己是否已經放下,可以看的是:是否越來越能夠覺察你又提起來了,提起來的時候,有沒有比較不糾結、少一點懊惱?是不是可以把大部分的目光仍放在眼前的生活中?我們要有能力同時懷有心中的苦楚和眼下的焦點,而且把後者放在前面。只要覺察,自己不是帶著匱乏的心想要在下一段去尋求彌補,或者想對過去喜歡的男孩證明什麼,而是對你當前遇到的人,有興趣、有好奇、有想去付出、去愛的感覺。」

女孩點點頭,長長地吐氣:「也許沒有準備好特定時刻,只要知道我正在準備,方向對就好… …。眼前這個人,我有沒有想多認識和喜歡才是更重要的。」

輔導:他需要一個媽媽,而我只是老師

 今天早上非常開心,又認識一群專任輔導教師,我們分享交流,可以一起走一段路。


早上討論的孩子,有諸多學習和人際關係困難,所幸來了一位輔導老師做他的天使,啟動他的成長和被滋養的可能。

讓我印象深刻的其中一個點,是這個孩子平常跟相當年長的曾祖父母在一起,週末才會見到媽媽,在他心中媽媽很嚴厲,家裡沒有一個人讓他覺得可以依靠或可以一起玩。

老師們困住的地方是:對很年長的曾祖父母來說,願意收留孩子,讓他溫飽,已經很難得。對非常年輕剛出社會的媽媽來說,能夠回來探望孩子,自立自強的工作和生活,也不簡單。可是孩子所需要的陪伴和依附關係,怎麼辦?

我注意到這個媽媽對孩子來說就像一般家庭中的爸爸角色,怎麼說呢?

有一個家庭圖像是
爸爸埋頭於自己的交際和工作,一回到家會聽到照顧的人抱怨孩子,觸發了爸爸覺得辛苦和對照顧者感到罪惡感的情緒,還常常在一頭霧水的狀況下收到訊息,趕到學校開會,聽一大串老師對孩子作業和行為的報告。

一般的爸爸會怎麼做呢?

當告狀來得這麼突然,而他對孩子的日常生活缺乏想像、體會和溝通默契,他當然劈頭就開罵、質問、或是趕快拎著孩子進行要做的事,在爸爸有限的精力和時間裡,這是他最有效率的選擇。

於是孩子就會感到孤單、不被了解、而這個爸爸不是不在乎孩子,但是絕對管不動,只好越來越兇。

我跟老師分享:如果我們看清楚在這個孩子現在的生活裡,他有一個會在乎他表現、會賺錢養他的爸爸,他缺的是什麼呢?他缺一個媽媽。

系統裡的心理能量需要一個媽媽,怎麼做呢?難道要我們為孩子把屎把尿全部承擔嗎?倒也不必。

一個適當的媽媽會做孩子跟「爸爸角色」的銜接。
例如
🌲跟爸爸聊天的時候多談一些孩子平常有趣的淡淡的小事情。
🌲放大一些孩子記得爸爸的部分,等待爸爸的情感。
🌲會傳遞爸爸一定做得到的,而對孩子來說會開心的需求。
🌲也會讓爸爸感覺到他有以這個孩子為榮的地方。

於是大家集思廣益。

我們可以主動地,不是在需要告狀的時候才跟媽媽聯絡。像是每個禮拜固定傳孩子的作品,這個禮拜跟同學玩的可愛照片給媽媽,簡單地跟媽媽閒聊,分享我們的看見,以及鼓勵媽媽可以做的小事情。(這不是很像托兒所和托嬰中心在做的事嗎?而這正是這對母子在一起長大的路上缺漏的地方。)
例如
「這是他有寫完整的功課,字跡可以再進步啦,不過寫的時候有用力也有用心喔,媽媽如果假日帶他去公園玩,有觀察到他吊單槓可以讚美他,因為他手部的力量在增加了,我猜他用筷子應該也會進步,媽媽可以觀察看看喔!」
「這是他畫的圖喔,他記得媽媽帶他去跟朋友一起聚會,最喜歡吃的一道菜,也有說媽媽有特別幫她多加一點,也有說⋯⋯。」

我們不一定要讚美孩子我多麼肯定孩子,有時候孩子明明就還沒辦法到達被讚美的表現,不需要勉強,可是我們傳遞一些小事,會讓媽媽感覺到孩子被別人珍惜著、看著、放在心上,對任何一個媽媽,尤其是非常年輕的小媽媽來說,這正是她的生命經驗裡面也需要的。

在學校系統裡的輔導工作,比諮商工作要照顧的層面更寬廣,也更有創造的空間。

在我們照顧孩子的學習和違規行為之外,為他所在的系統,澆灌所需要的能量,一點點就很好,不用全面,但是要保持穩定而持續。

給輔導老師拍拍手,很多老師都說個案多到要爆炸了,而每一個他都不忍心轉給別人。

祝福大家開學快樂,我們持續成長。

[讓感受成為養份]與內心相癒工作坊後

 感謝星期天早上

一起度過一整個上午的學員夥伴們。
發現帶領半天的工作坊很適合我
結束之後繼續個案工作
還有時間爬山走路
從容準備晚餐
算是兼顧工作、自己和家庭
⋯⋯⋯⋯⋯⋯⋯⋯⋯⋯⋯⋯⋯⋯⋯⋯
分享幾個面對「感受」的心得

大家都希望「事情過了就算了」、「每個事件都是體驗」
往往會過不去是因為感受滯留不前
讓感受移動,不難,但是要跟它溝通
不然很像在平行時空之中,不論今天發生了什麼新的好事,那件事的感覺好像還是一整團杵在原地。

#調節鏡頭

你可能覺得談感受好抽象,其實要讓抽象變得具體正是重點。
可以把注意力看成是需要調節的鏡頭
有人習慣把鏡頭拉得太遠,一次看的範圍很大,那可能跟有點抗拒,想要快速跳過有關。可是那樣會看不清楚,而在你視線範圍裡面卻看不清楚的東西,一定會讓你煩躁。
這時候得慢慢對焦,針對一部分一部分鎖定,也就是讓廣角鏡頭變成放大鏡。
也有人習慣看得太細,而且只注意某一處細節,就像你一直在摸大象的一隻腳一樣,難免卡住,這時往後站一點,就可以發現整體的樣子。

#啟動調節轉鈕

這個過程聽起來有一點麻煩,但其實可以進行得很自然。
要跟感受對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表達」,表達的時候,注意力的鏡頭會自行調整。
當然,你習慣用什麼方式表達,需不需要有人作為你表達的對象,這是可以選擇的,沒有正確的答案。
在工作坊裡面,大家體驗到有些東西先跟自己說,再來跟別人說,可以讓感受轉動的更流暢。
#體現身體的智慧
昨天有夥伴體會到,他以為自己很失望,也跟同組的人表達失望的情緒,結果自己在表達的過程中,對方請他注意身體的姿勢,他才發現,原來自己是生氣的,而且從來沒有讓自己的憤怒好好的跳出來。
透過身體,你會更精確的認識你的情緒。
透過身體,你的情緒有了抒發的通道。
透過身體,有些靈感會跟你相遇。

當你用心去感受「生氣」,跟用整個身體浸泡在「生氣」裡面,帶來的體驗不太一樣,後者有時候會讓你很難受,但是難受裡頭,有機會認識新的自我面向,例如「生氣」裡面的攻擊爆發力,這個力量在一些時間之後,有機會成為你的資源。

青春期的孩子剛入新班級,人際不容易


升國一的女兒,開學第三天回家時。我已經在餐桌邊,一副很閒的樣子。
問她要不要吃餅乾,要不要幫她弄個飲料。

她說:「我跟你講我們班一個同學,這件是很小,可是我真的很煩惱,第一天放學,我們剛好一起走路,後來她下課和放學會主動來找我,我擔心她很快認定我了,好像什麼事情兩個人都要一起做,我不想這樣,所以今天下課我拒絕了她兩次,一次去福利社一次上廁所,唉!中午我就被她約談了:你今天怎麼了?是不是心情不好?天啊,我該怎麼辦?她一臉難過的樣子!我只好跟她說我那個來不想動。」

她的煩惱,她沒問我不能出意見,也不能表現出擔心或沒什麼的樣子。
總結起來,我沒說什麼。不過心裡蠻開心的,空出傍晚時間的使命達成。

🌲🌲🌲

小學的孩子,到了新班級,多數順著本能反應和班級氣氛讓人際關係自然發展,進入國中,因為他們既累積了建立關係的經驗,也累積了難以建立關係的經驗,多半一到新班級,會有意識的注意到要怎麼發展關係。

「趕快找一個人,跟他成雙成對?」
「保持距離,多觀察再下手,免得誤入賊窟脫不了身?」
「盡量找不同的人搭話,營造一種自己好相處吃得開的氣氛?」

到底哪一種比較好?
我的答案是,能夠問自己這些問題的孩子,很棒!
那表示他們很有誠意的在覺察和面對自己的焦慮,可能過去有挫折或者目睹他人被排擠的經驗發出警鈴。

當然,不會問自己這些問題的孩子,也值得恭喜,可能他在過去的人際關係裡有安全感,體會到順其自然跟著班上的作息節奏,就會形成小圈圈,或者沒有小圈圈的話也沒關係,保持跟大家都好,不用特別好,也不錯。

可是我心疼的一種孩子是:進入新環境,心裡很多挫敗的經驗發作,感到不舒服,卻沒辦法跟恐懼感對話。

🔥有一種可能,他為了避免焦慮,直接告訴自己:「他們吵死了/幼稚/煩,我沒有要交朋友的意思。」當他這樣告訴自己,同時否定心裡面想要在人際網絡中有安全位子的願望。
於是選擇自己「站到邊邊」,當大家試著攀談、整理座位、發課本、幫老師處理雜務時,把頭一直低下來,讀小說、看影片,成功錯過隔壁想要找他問個問題;後面搓他背跟他借東西的機會⋯⋯。

🌟人不一定要有很多朋友才安全,但需要被一部分的人認識,才有安全的位子,例如,人們知道你不喜歡熱鬧,習慣安靜,但是有事情找你是ok的,你對大家也沒有敵意,知道怎麼跟你相處,這就是基礎認識可以讓彼此自在。如果一開始就採取「不要惹我」「不要靠近我」的氣場,人們可能會對於這個氛圍提出各種自己的解釋,因此雖然互不干涉,但是這中間的距離並非相知相安。

🔥另一種可能,他太焦慮,讓焦慮主導大腦,熱切地抓住同學,因此過度展現自己,打擾到別人也不自知。會被別人形容為:「喜歡刷存在感」、「搶主場」、「硬聊」、「裝熟」
一旦有兩三個人以上都對同一個人有類似的感覺,聚在一起互相詢問:「其實我有點不喜歡他… …,你會不會覺得…」「對呀,他上次… …」
被排擠的勢頭就開始形成了。

🌟當被同學提醒,他需要先安撫受傷的心情,畢竟想交朋友,願意靠近別人,是正面的,而且他很努力,所以被拒絕被疏離,會特別的憤怒和委屈,但如果他可以消化這份心情,開始拿捏自己的行動,就可以在前三週班級動力還沒凝固的時候扭轉局勢。

國高中的人際關係對任何人的自我認同來說都容易留下痕跡,我不認為要成為核心份子,或者要有很多朋友,或者一定要有死黨閨蜜,才是有益的。
如果他們能練習觀察別人、安撫自己、思考行動和整體局面的關係,就不會把經驗到的感受和自己的價值感貼合在一起,最終他不論擁有怎樣的人際關係,都會有益。

這個階段的孩子,並不是我們想關心,他就願意說。就算他說了,也不一定願意討論。

最近跟幾個父母談到類似的主題,我建議
🌟創造說話時間(小孩不喜歡被約談,要有不經意聊起天的機會)

在孩子開學的前兩週,盡量排開緊湊的工作,跟他們有同在的時光。像是在車上、傍晚一起吃點心或者吃飯,睡前水果點心… …。因為發生大事情時,他們容易變沒煮開蛤蠣,人比較願意說話有說話需求的時機,是在事情不大,但有點說不出來的煩,而剛開學就是這樣的時機。

🌟不一定要問「你交朋友順利嗎?你今天開心嗎?今天有沒有難過的?」
他會回答「還好。還好。還好。」

單純好奇他身邊的人事物,我大概這樣問
「你覺得你們老師人怎麼樣?」
「你觀察你們班同學,跟以前的同學比起來,氣氛怎樣?好聊嗎?」
「你隔壁的跟前面的… …。」
「有沒有白目的?有沒有你覺得人還不錯的⋯⋯?」
評論和觀察別人,會反映出他們的心情和狀態,而做一個抽離的旁觀者對他們而言,是比較容易感到自在的說話位子。

祝福青春期的大孩,還有難為的我們。

媽媽的原則與固執


她有兩個孩子,老大六歲,老二兩歲半,週末全家一起出遊,停好車前往吃飯餐館時,先生牽著老大往前走,老二累了不肯走,開始哭鬧要媽媽抱,她不願意,孩子趴在地上狂哭,死不肯起來,她表明:「我不會妥協的。」於是在原地跟孩子耗。

先生跟老大到了餐廳門口,發現兩個人沒有跟上,回頭找,發現老二趴在地上哭,一把抱起來,一臉不高興,沒有到餐廳地點,反而回車上,很生氣的說:「你媽媽可以跟你在那裡耗15分鐘,那我們就四個人關在車上一起耗好了。」

她好怒,知道先生表面上教訓孩子,實際上在吼:「你為什麼要跟孩子將在那裡,為什麼要幹這種蠢事。」

她滿腹情緒同時自我懷疑。
「指桑罵槐,一點都不支持我。」
「最後弄得全家不高興,兩個孩子都哭慘了,我丟下孩子自己回家,讓先生收拾爛攤子,難道我做錯了嗎?」

🌟先調和心裡頭的情緒

並不是她的行動和堅持有什麼樣的錯誤,是她的原則所體現的行為和先生的預設以及孩子的期望差異很大,激盪出強烈的情緒能量。
不論事件裡的自己、先生或孩子的情緒,都是她牽掛心疼的,當我們越心疼誰,面對時越不知所措,越不知所措越容易惱羞。因此讓自己有面對這些情緒的空間和能耐,是優先需要的。
「當時你的疲憊委屈和憤怒、孩子的害怕挫折、先生的困惑生氣,我們一一拜訪,情緒過去了,才能碰到底下的情感。」

🌟跟有原則的自己對話

理清楚原則裡的核心價值,才知道要堅持什麼?怎麼堅持?就算被別人中斷了,仍然可以拐著彎實現。

「孩子累了想要抱抱,你堅定地不肯,這個行動的原則背後的精神是什麼?」
「我想讓他知道不是要求和耍脾氣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他也要顧慮別人的狀態?」

所以是想要培養孩子好好表達的態度,以及對媽媽的尊重和同理心。

把想要傳遞給孩子的態度放在心裡,跟當時的自己討論一番,就會發現有更多行動選擇,有機會讓自己、孩子、全家人有不同的經驗,同時也不委屈自己的堅持。

她想到其中一個:
鼓勵孩子說:「媽媽我好累,你可以抱我一下嗎?」→要孩子練習好好說不要耍脾氣。
回應孩子:「媽媽也好累,兩個很累的人抱在一起容易跌倒,但是媽媽想幫你,你也要體諒媽媽,那你自己走一段,我們從一數到100 ,媽媽的力氣也夠了,剩下一段路我抱你,這樣好不好?」→要孩子知道媽媽也有需求也有限制同時也關心他。

觀點和行動的空間出來了,不僅僅對孩子和未來的自己有幫助,也同時減緩和先生之間溝通的壓力,不至於恐懼先生的介入讓自己完全破壞了原則,或者會把孩子寵壞。

🌟走向溝通

「我可以接受自己當時的反應,也可以接受他們的情緒,可是我該怎麼跟他們溝通呢?」

其實衝突的本身有其價值,已經為自己表達了立場,先生和孩子一定也接收到了,只是要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媽媽當時態度裡面的意義。

溝通過程可以包含
  • 表露自己在衝突發生當時,對方不知道的情緒:例如家人可能看到著急和生氣,感覺不到擔心和傷心。
  • 聽對方說當時浮現的念頭和感受。
  • 表達當時行為背後的考量(好意)以及努力,例如:「我希望妹妹可以相信自己,願意多走一點,我們才能夠去更多的地方玩,而且大家都很有力氣可以一起玩。」「我當時也在心裡做好心理準備,絕對不對他大吼或者打他,這是我的努力。」

家的守護,不是由特定紀律打造起來的。儘管我們的確需要邊界(原則)的包覆(可以依循),但令人心安服氣的邊界,要在衝撞、理解和交流裡增厚,讓彈性和底線並存。

內在的管理者以及他想保護的


你的內心,有批評自己的聲音嗎?
跟你分享#內在家庭系統的觀點
以及透過#向內聚焦為自己梳理

內在家庭系統的觀點,用具象化的方式將內心焦慮、自我批判的聲音稱為管理者。

這樣的稱呼和定義,翻轉了以前對於內在批評聲音的理解,有很多人覺得那些嚴苛批評自己的聲音只是內化了過去大人對孩子所做的事情,也就是一個孩子曾經如何被傷害,會發展同樣的方式傷害自己,但是這樣的理解過於片面,好像孩子是吸塵器或一張白紙,單純模仿吸收環境中的訊息。這忽略了內在系統為自己而服務、活生生的功能。

所以我很同意「管理者」這個名稱。

管理者的功能,確保我們在生活情境中免於再度受傷害。只是管理者的感受、提醒和保護策略,來自於過去的經驗,經常平移了對幼小的自己和當時環境的評估。因此我們如果靜下來省思內在的管理者的聲音,很容易發現對現在的處境來說,實則過於不信任、嚴格、苛刻。

管理者的模式,和我們童年時候經常面對的挫折情境有關,例如一個孩子曾經在人際關係中因為穿著而遭到嘲笑,他的內在很可能形成「在意外表」的自我評價聲音。

⚠️這個聲音提醒他:你這樣穿會不會太… …,人家會不會覺得你很奇怪… …,在照片裡你看起來特別… …。
⚠️功能是要自己:時常警惕在心、精心打扮、獲得安全;要不就得盡力隱藏自己,以免被注意到,而遭到攻擊。
⚠️可能有的行為模式:害怕出頭張揚,凡事盡力滿足別人的需要,以彌補自己在別人評價中的缺陷。
⚠️代價是:會壓縮自己的成就,限制自己發聲的空間,並且承受焦慮警覺的情緒。

對於國小國中的他來說,人際中的安全,帶來平安的空間,被同學接受,是很重要的核心,會為其他各方面帶來順利。

問題是,內在的管理者經常就停留在挫折發生的年紀,例如他一直用小學生的狀態來要求自己,也用小學生的眼光來預設別人,認為環境中的別人還像他的小學同學一樣,只看得到他的外表,一味忽略他的個性和心意。

可是對於30歲的情境來說,某朋友群的評價,跟他是否能生活安定,能不能夠滿足所需,會不會有成就感,已經沒有多大的關係。他無需時時刻刻揹負「別人是否覺得我OK」的壓力。再者,他周圍的同事、朋友和前輩,看待一個人的方式,可能更重視相處起來是否自在,看重彼此交流的坦率,如果用小學時候的緊箍咒繼續帶領自己,不僅不會獲得人際安全感和價值感,反而損害他的發展。

體認到管理者的管理風格也許不合時宜是一個起點。
進一步要與這位管理者商量,請他讓一點空間給不同的思維和行動模式。
而這需要讓管理者有安全感,讓他感受到你對於他的好意有所理解和接受。
也就是你要明白和接觸到他一直在保護的部分。

🌳向內接觸管理者

要知道,這個管理者也是個孩子,是在當時的情境裡急於長出力量,做出防護的孩子。

當你聽到這些聲音在腦袋裡重播,別只是聽見她說什麼,回頭看看在說話的他,你會看到一個小孩拿著比自己還要大的棍棒扮演嚴師的角色 ,面容雖嚴肅認真,其實緊繃的不得了,你甚至可能會發現他對於自己的堅持沒有那麼多的信心,只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因為敵人就在近處,他只能一直大聲疾呼不要暴露弱點,掉入「陷阱」。

遇見這個孩子的時候,給他大大的肯定,讓他知道他的守護是對的,他已經完成任務了,可以放鬆,累的時候可以倚靠你,跟你一起探索能夠回應願望的方法。

🌳 向內接觸受傷的孩子

這可能是你再也不想接觸,或者是早已模糊的情境,而那個受傷的孩子正隱身在那裡。
如果你想不起來過去發生的事,可以藉由訪談管理者來摸索接觸的路徑:「如果不按照你所說的去做,會怎麼樣?最可怕的情境會是什麼?你擔心會如何被攻擊?」
走入那個備受攻擊的情境裡,你心裡面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如何感受?身體裡的害怕或憤怒是什麼樣子?

體驗某個部分的自己,並不會重複受創,相反地,那是釋放壓抑能量的出路。把這個內在的管理者,以及他想保護的傷者從密閉循環的空間中接出來,跟你一起在這個當下呼吸、蛻變。

書籍分享:日日靜好/微笑老後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在忙裡偷閒的午後,誠品書店的書架上。


除了被封面的可愛畫風吸引之外,真正讓我翻開書的是「93歲精神科醫師」這個關鍵字。我一直很容易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所感動,因此馬上渴望從書中汲取恒子醫師堅持不懈的工作熱情,想著可以提振一下自己當時耗竭的狀態。

結果發現,這本書不是激勵充電的心靈雞湯,相反地,它會幫你放電,讓你自然地鬆開拳頭,放掉多餘用力的地方。特別的是,放掉拳頭之後,你不會停下來,反而願意穩步航行,感受生命際遇的清風照拂。

恒子醫師在第一個章節談到關於工作,就打破了我認為90幾歲還願意工作的「盡忠職守」、「由衷熱情」的想像。

🌷雖然我不討厭工作,但談不上真心喜歡。此外如果你問我對工作是否有遠大的目標?那也是完全沒有的。
雖然我總是提到要智慧處世,但其實我很憨慢、挺笨拙的,對於如何做到八面玲瓏,完全一竅不通。
我能夠持續至今的動力只是:只要我做得到的就去做而已。🌷

恒子醫師所分享處世態度,例如
  • 不去想「一定要幸福」才會幸福,試著放下無謂的包袱。
  • 不喜歡工作,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做了總比不做好」,就可以持續下去。
  • 不得不拼命努力的時候,很快就會到來,平時沒必要,不用太過拼命。
  • 人生不急於求成,每個階段都有重要的課題,好好的把握當下,才不會錯過最重要的事。
⋯⋯⋯⋯⋯⋯

我會形容這傾向於「退守」、「順其自然」、「著眼當下」的哲學,也許你會跟我一開始一樣,想像他的生命故事大概順風順雨,沒有需要積極突破些什麼的。才有這般清風徐徐溫度宜人的生命滋味。

其實並非這麼回事
不論是從醫之路,還是家庭生活,都經歷不少坎坷艱辛。

🌷家父是生活拮据的小學老師,家裡有五個孩子,兩個弟弟特別受到溺愛,於是他從小就被耳提面命,畢業之後去當老師或者嫁人,盡早自理。想想孩子多,大都如此,我不得不為工作打算,當時在大阪開私人診所的舅舅提到:「親戚裡有人想當醫生的話我就幫忙出學費」,男性醫師當年全部都被徵召當軍醫,醫生非常短缺,在這種情況下,我決定從醫,說不上期待也不是自願,當時的我只有這條路可以走。🌷

🌲她認為許多人在探討工作的意義:「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為了實現夢想」。
但是從根本的出發點來看,人需要為了維持生活而工作,為了養家糊口而工作。因此,為了賺錢而工作,一點都不可恥,是堂堂正正非常了不起的事。請先單純的在這個點上為自己喝采!

🌷我先生是個糟糕的人,他的本性雖然不壞,非常愛跑出去喝酒,還很愛請客,家裡的事全都不顧,花光薪水,每天晚上到處請人喝酒,毫無節制,因此完全無法寄望他的收入養家。… …同樣的事不斷上演… …我開始思考,要如何在不改變先生行為的情況下,營造舒適、和樂的家庭環境? … …那日積月累的壓力⋯⋯。🌷

🌲對別人不抱期待和失望,自己才會設法尋求解方,找到的方法,就放手去做。
這是她為家庭生活尋求平衡,以及走過婚姻路的底層態度。

🌷戰爭末期,糧食嚴重短缺, … …原本四年就能當上醫生,變成需要五年才行。畢業後還必須要無薪實習一年,如果沒有通過國家的考試,就無法取得醫師資格,許多醫專的同學紛紛打退堂鼓回到家鄉,另謀出路。家境富裕的同學想到要大費周章,也都叫苦放棄。
「但是我如果放棄回老家,家人不會接納我,加上沒有錢,我只得硬著頭皮念下去。」
「那個時候真的很慘,什麼保障都沒有,被醫院任意差遣,還要一邊準備國家的醫師考試… …。」
就算拿到醫師資格,卻找不到給新的工作,醫學部畢業的人,都先進入大學醫局無薪工作好幾年,等到有給職空出來,才遞補進去,這種情況很平常。
恒子醫師需要錢,於是遇到有人牽線到診所工作,立刻答應,她一手包辦那位醫生家中的大小事,還要協助院長看診,兼顧配藥,出診隨行… …。
後來某天,在街上遇到同時期的同學說在精神科缺一名助理,要不要試試看,她毫不遲疑地說「真的嗎?我要去!」
當時精神科醫師被當作異類,處理的是別人都不想碰的,也不會有成就感的病患… …。🌷

🌲她分享:機會只發生於偶然,如果有人推你一把,不妨順勢而為。當人生的轉折時機來臨時,與其糾結於衡量利弊得失,不妨把握機會。

整本書,是恒子醫師的後輩同事,因著對她的景仰,為她的口述進行編撰而成。因此頗有一種聽老奶奶說故事的溫度,那些難挨的歲月,在她的口中已經沒有苦澀的味道,反而是回甘與清甜。

撰稿者形容她:恬淡慢活,不精明,也不追求效率,專注於活在當下,絲毫沒有勉強自己的感覺。
因為她的處世態度,並不是奮力掙扎,也不是跌倒過後淬煉而成的。
比較像是:從ㄧ而終、虛心順流、恆毅前行。

把這份恬淡安然和經歷的困難結合起來,我內心的畫面是:
一葉輕舟,轉眼度過萬重山。

恒子奶奶的書目前有兩本
《日日靜好》可以品味其平生經驗和處世哲學。
《微笑老後》則用對話的方式,聊老後生活的自處之道,關於健康、朋友、孤身、兒女離家等議題。

想想,我們小的時候有父母走在前面,長大一點,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老師走在前面,工作之後也有前輩,唯有老後, 65、 70歲以後,很可能不再有人領著我們前進,而那也正是我們心力消退、仍在前行卻漫無目標的時候。
跟著恒子奶奶的《微笑老後》走一遭,我有一種預先在心裡面打底,儲備內在老伴的感覺。

面對生命的自然轉折

我們缺的往往不是方法以及觀念,而是在虛弱封閉的時候,如何把心揉開來,讓自己好好的呼吸,回憶起生命的初衷和生活的甜美。

這兩本書的文字所傳遞恒子奶奶的聲音,可以回應這個需求。

等到感覺對了,花兒也謝了



我曾經嚮往,並且相信,世界上有些工作有些事情會帶來那種「這就是我要的」的悸動。

然後像戀愛般,有靈感、活力、生之喜悅。

就讀心理輔導研究所時,我在幾位老師的臉上,看到那份陶醉,當他們談到自己生命中遇到心理學的喜悅,決定走上這條路時。

修生涯諮商課,裡面有一章談到「召喚」、「心流」的概念,細節我忘了,但是當時的想像是,世界上一定有那麼一條路,是屬於我的,會牽引著我走上去,而一旦我跟它連接上,就像坐上遨遊的小船,順流而下,順風而行。於是我充滿嚮往,暗自尋尋覓覓,即便心理諮商已經是一個方向,總有許多路徑小道,究竟「天命」在哪?(回想起來,就是想跳過掙扎和壓力)

進行實習諮商的階段,不知道為什麼,來談生涯的個案特別多,年齡比我稍大或者與我相當,他們經常討論:「什麼是我要的」、「這件事情很沒感覺」、「要怎麼樣讓自己有動力」…。當時的督導,年近半百,是我景仰的巨人,他教訓我好幾次,大意是:「之珮,這樣諮商是無效的。你沒有點出他的幻想。珍惜機緣,用上自己,是基本責任。你要認出來,他們的內心狀態,坐在地上觀雲賞月,在等奇妙的邀請,拉他起身,一起共舞⋯⋯」

後來我觀察到,我的老師們臉上陶醉的表情,那是相遇初的火花,像蘊藏在甕裡的酒,是真的讓人醉,卻不是全面的。想想需要多少九牛二虎之力,數不清的蓋瓜承受,他今天才能站在台上,打開甕,跟我們分享啜飲的甘醇。

許多人說:沒有感覺、沒有動能,不是他們手裡完全空空的,沒有把握到任何喜歡的可以發揮東西,而是在台階的面前停下了,淹沒在孤單、焦慮、辛苦之中,沒選擇把甕(初衷)舉高,拾級而上。

我看過很多孩子,當他們終於覺得自己準備好的時候,已經錯過原本來到身邊的機會,錯過願意提攜的貴人。

今天跟一個年輕的大孩子分享:你無法站在原地,等到很有感覺的時候,隨著你每跨出一步,你的感覺才會更對一點。

所謂「對頻」,是在行動中磨合的結果。

我內在的畫面是:
一個人張開雙臂往前走,前往任何正邀請他的方向,走進一團一團的能量裡,有些過程比較長,會浸泡在裡面,有些曇花一現,歷程中的發生穿過這個人全身的毛細孔,這個人的天份、能力、性格和偏好就像網子,從一個過程出來,身上的網子就會留下一些東西,慢慢地這些東西就組合成他的經驗和認同,在別人眼中,就是他的光,這道融合之後的獨一無二的光,成為他的磁場,為他吸引來更多的機會,成就祂,也成就世界。

嗨,焦慮,該拿你怎麼辦


有一隻棕熊,在森林的入口,他預計要進入森林到達某個地方。

那裡有他需要的東西,走進去的人幾乎不會無功而返,所以他知道自己也可以。

但是這片森林好陌生,於是他等在入口處,攔下那些走出來的動物們:「你們拿到了嗎?怎麼拿到的?怎麼找到那個地方的?」有些人願意告訴他,更多人只說一點點,語帶保留,於是棕熊始終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資訊。

等到拼湊得有點概念,準備揹上包包上路,又想:「今天天氣適合嗎?我帶的糧食足夠嗎?如果裡面沒有訊號怎麼辦?很難的話誰可以幫我?這真是一條沒有止境的道路… 我要不要設個停損點呢…?」

這樣想著、想著,過了三天,以前跟他一起出發的白熊從裡面走出來,他心一沈:「他們都走進去又出來了,而我還在這裡,我應該趕快起身的,為什麼還在這裡呢?那些一起出發的人都拿到東西,裡面的存量會不會越來越少?現在去取還來得及嗎?」

當我們準備前往生命中的藍海,總會躊躇徘徊,想要解決浮現的焦慮,就像這隻棕熊。

「如果看到有人成功的走回來,我會更有信心。」

「如果知道別人是怎麼走的,我會更有準備。」

「如果能夠確定這一路上有哪些資源,我會更有力量。」

「最後我會不那麼害怕,然後就可以出發。」

實際上,然後呢?

一直有新的焦點可以怕,伴隨力量逐步流失。

小熊幾乎石化,每隻動物帶出來的訊息,以及他對自己遲遲沒有前進的懊惱,成為身上結滿的藤蔓。

除非粉碎那些覺得自己「還不夠⋯⋯」、「還需要⋯⋯」的想像。

你知道嗎?在森林裡,走特定路徑,就能拿到特定的寶藏,是虛幻的設定。

有些人從A樹,繞過B岩石,走到C池塘,到D點拿到所需要的東西。另一個人,走相同路徑,也到達D點,卻領不到想像的收穫,因為在那裡的寶藏(例如工作機會),已經被拿走了。

而且,到同一個地點,從不會只有一條路徑。路是開發出來的,方向對了,踩踏草地、挪動石頭、攀上小丘,總會到達。

找到捷徑很幸運,但是繞遠路,常常反而能儲備所需要的養分,路上的朋友(貴人)、撿拾的樹枝(工具)、認識的花草(知識),焉知不會在終點的地方成為你辨認出寶藏、挖出寶藏的幫手。

在同樣的地點,你開發的東西跟前輩不會一樣。

所以,真的需要一張地圖嗎?

「化解焦慮」不是你的目的,願意把焦慮視為夥伴,跟這個夥伴在一起,才是你的任務。

焦慮是在提醒:「有一個方向,請不要忘記,把視野的一部分定焦在講好的地方。」

現在,入口處是兩隻棕熊,天真熊看著遠方不知處,腦中播放著自己的海市蜃樓,抬起腳步;小心熊往後站,盯著來來去去的身影,打量他們跟自己比起來的狀態、看他們的裝備、看他們走出來是精神奕奕還是疲憊不堪⋯⋯。

天真熊一抬腳,小心熊就喊:等一下。

你會在哪裡呢?想選擇哪一邊?想把他們兩個扯開?還是站在他們中間輪流幫忙拔河?

試試看變大,再變大,把兩隻小熊摟進臂彎。

然後⋯⋯冥想:嗨,焦慮,我的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