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

三年公益系統排列在昨天畫下句點,心裡有很多感謝。

 三年公益系統排列在昨天畫下句點,心裡有很多感謝。


最感謝 #方煦心理諮商所 行政團隊的支持,還有這兩年來一直陪伴我、處理各種排列報名瑣碎事宜與協助場地佈置的實習心理師 #彤穎。這些行政支持雖然細微,卻非常重要,讓我與參與者得以處在一個安全、被承接的空間中。

也感謝一直與我站在一起的代表們,昨天最終場同在的 #彥睿、#妤霖、#一萱。
還有每一位參與的朋友,因為你們願意打開自己、投入這個空間,我們才共同創造出這麼豐盛的學習。

🌳🌳🌳

一開場我分享了關於「系統」的概念。系統是因為有共同的目標或願景而組成的,而系統最重要的目標是生存,以及平衡與進化。一場排列的能量系統,也總是從一個目標開始。舉例來說,我們可以探索自己的人際系統。

昨天有一場排列讓我回憶起很久以前,一個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歷程。

主角在人群中,常常覺得「我不夠好」。這樣的感受讓他在人際關係裡總是緊張,所以希望處理這個部分。那背後的潛台詞像是:「我不應該覺得自己不夠好。如果我能夠沒有這個能量,那我在人群中應該會過得更好。」這個排列的目標是:我、「覺得自己不夠好」、他人,我們之間的關係系統,如何得以運轉得更平衡,並能使每個部分都成長。

在排列場面中,首先看見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的能量,確實站立在主角與別人之間,顯得很巨大,而他就在這股能量後方。儘管如此,別人是帶著微笑看著他,對他感到好奇與有興趣。也就是說,在精神層面,這股能量並未真正阻礙主角與他人的連結。只是,躲在後面的那個自己,需要找到新的位置。

一步步探索「不夠好」的能量時,接觸到童年糾結的情緒。他有一位優秀的哥哥,空間裡,哥哥跟爸爸對望,他默默地、遠遠地看著爸爸。

哥哥一向表現優秀,資源與期許總是先流向他。相對來說,家人對主角無所要求。雖然擁有自由,但主角心裡,卻一直感覺自己不被看重。

後來,爺爺的位子加入了排列。爸爸立刻轉頭看向爺爺,哥哥也靠近爺爺。這一幕訴說著:爸爸心裡,未必真正看見哥哥,他也在渴望自己的父親的認同。而哥哥的能量跟爺爺靠得很近,他與家族的能量有很深的連結。

表面上,爸爸好像很重視哥哥,但其實爸爸內在也渴望著爺爺的認可。而哥哥,就是那個讓他能取得認同的橋梁,可以在哥哥身上,投射自己未能完成的期待,哥哥又確實做得很好。

我跟主角分享一份觀察:

也許你一直羨慕哥哥獲得家裡的關注與資源。但其實哥哥跟家族的能量糾結得頗深,他會沿著這個家族的軌道繼續走下去,在精神層面承擔更多。相對地,你其實擁有比較多空間可以探索和活出你自己。

如果你願意,好好地跟內在小孩相處,帶著他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這些事情,消融幼年時的匱乏與自卑,開始享受你所擁有的空間。

當主角帶著新的意識,再次回到與他人相處的畫面:
主角、內在小孩,以及那股「我不夠好」的能量,肩並肩地走在一起,是同行的夥伴。「他人」依然友善地看見他,並多了活力和好奇。

在新的畫面裡,「覺得自己不夠好」仍然是他能量的一部分,會繼續在與人互動中浮現,但不再那麼巨大。有更多其他部分,有空間被活出來。他的內在小孩,也能更快樂、更自在地發揮自己。

在這場排列,對焦「覺得自己不夠好」的能量,不是要消滅它,而是解開它所承擔的沉重負荷,讓它變得輕盈。最終,主角與自己的關係,也能變得更自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