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裡面難免發生一些衝突,越親密的關係,衝突的爆發力越高。因為親密的兩方,相互體貼,在困境裡頭,總會有壓抑和忍耐,累積到了一個地步,爆發出來,往往活力猛烈,在心裡留下傷口。
然而有親近的意願和承諾做後盾,一段時間之後,不難回到相處互動的軌道。
只是有沒有過一種感覺?
現在彼此雖然還不錯,卻偶爾還是會想到過去的某個畫面、某個場景、對方講的那句難聽的話、那個傷人的表情。
關於那個衝突,總覺得還欠一個句點,也許是說開的過程,或者道歉,⋯⋯明明有個疙瘩還在。
這個疙瘩就像一根不銳利的凸起,已經被後面和緩的互動磨平許多,但是一碰上某些情況,還是跑回意識裡。
她平常很多事情都會跟媽媽分享,媽媽也給予很多支持,不論是平日逛街,或者傾聽她與同學之間的糾紛⋯⋯,整體來說她與媽媽之間的關係很緊密。
但大考前那一段最痛苦憂鬱的時期,跟媽媽曾經爆發激烈的衝突,媽媽當時說的話,當時的情緒反應,偶而還會在她腦袋裡盤旋。
「早就忍你很久了,恨不得一巴掌打死你。」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你要讓我這麼丟臉… …。」
兩個人各自努力走了一段路,現在互動氣氛很平安。可是她心裡仍然在意衝突之後留下的隔閡,當心情不好、表現不好,想跟媽媽撒嬌的時候,傷口會隱隱作痛,跳出來提醒她阻攔她。
她願意拆解擱在心裡的畫面,融化凝固在當時的感覺。
我跟她分享:其實可以彼此把衝突時各自的心境說出來,被媽媽了解,同步也傾聽媽媽,就會撫平很多。
在那之前更重要的是準備好,讓自己在機會來臨的時候,能夠表達,也在對方表達的時候,能夠敞開心。
- 準備:先跟受傷的自己對話。
否則那個受傷的部分,在表達的時候,會過於害怕而過於敏銳,一做回應便像是攻擊;聆聽的時候,湧出委屈和難過,無法保持接納。
- 修復和「受傷的我」的關係
1.為自己建構好一個療癒的空間
2.接著,從身體裡面接觸到當時衝突中「受傷的的感覺」。
它在胸口?在胃部?在… …
它蜷曲在角落發抖?緊握拳頭憤怒?空泛的望著遠方?
3.用呼吸柔軟的接觸它
讓它感覺到他被看見了
讓它知道你願意靠近他
4.想著當時的媽媽,讓隱隱作痛的感覺說話
5.看著那個部分,透過當下穩定的自己,回應它。
把事情過後到現在學習到的智慧跟當時的自己分享。找出自己不容易的、努力的地方。
能為自己上藥,就不會依賴別人的回饋,不依賴回饋,就比較不害怕表達,不帶恐懼的表達,才有機會打破彼此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