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抗拒跟自己妥協

 




你會害怕妥協嗎?

認為妥協就是無以對抗,忍氣吞聲。 是這樣嗎?

妥協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你有非常想要保護的部分,有對你來說比原來所設定的目標更重要的價值,不把握住就會流失,所以你願意放棄一些堅持。

我們難免有時候需要妥協,也可以妥協,但是我們不應該停留在向別人妥協,而從未跟自己妥協。

說到「妥協」,總是伴隨著很沮喪的感受。

💖💖💖

在這個公司裡面忍辱負重竭心盡力,幾乎把公司當家,正因為公司牌子大,歷練機會多,大家都說,在這裡待個幾年,出去之後炙手可熱。
他熬到一個里程碑,也算是受不了的停損點,想要離開換一個工作,開始跟獵人頭接觸,只是搜尋了工作機會,發現待遇和條件不如原先的想像,對於他這樣人才的需求量也不如預期。
我們討論以目前的狀況,可以轉職的最佳時間點。整理有哪些台面上的機會。 從獵人頭的資訊和業界朋友的回饋弄清楚目前的待遇範圍。


務實的討論後,他仍一點動力都沒有,因為這不是他期待的,他覺得自己「一直在妥協」。

💖💖💖

妥協,不好嗎? 當人們說:「好吧,我妥協了。」通常表示「我放棄了,也只好如此」。

折衝的過程,是意志跟意志的對抗,或者權力和權力的相較,

如果妥協之後,心念停在雙方的輸跟贏,上與下的結論,那麼妥協意味著失敗,但是失敗只是一時二元相較的現象,

妥協是權衡之後的選擇,心念要聯繫上其中的價值。

譬如小孩對父母:如果你不給我手機,我就不去上學。

最後媽媽對孩子不去學校的恐懼勝出,媽媽妥協了,給他專屬的手機。

主管要組員出差,說這是規定,除非他不做了。這是權力之間的不對等。組員需要這份工作,於是妥協了,心裡可能滿懷抱怨。

重點是,你對別人讓步之後,有沒有跟自己坐下來,跟心中原本堅持的部分,好好談一談?你有沒有真的願意跟自己妥協?

真正讓我們受苦的,不是選擇一次比較差的選項或輸給了某個人。一個孩子不會因為贏了一次手機就變壞,他也有機會透過這個過程知道「媽媽真的在乎我的學習:願意聽我需要的。」

在工作上,即使超出原本的任務範圍而出差,也不會因為開始出差,以後就越來越慘,或者沒有對主管表達意見的機會,也有可能因為出差了,在其他細節和工作內容上,多了發言的空間,有些業務可以交給沒有出差的同事。

真正在妥協後,讓情緒和關係沒有機會回到平衡點,是因為我們沒有跟自己和好。

如果那位男士離開了這個公司,選擇了一個薪水沒有想像中那麼好,或者公司發揮空間沒有那麼大的地方,他的心中會有一些對立面。 「我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有市場,但有一些學長姐前輩,他們確實有拿到那麼好的位子呀。」 「我很倒楣沒有碰到好的時機,我已經夠努力了,難道就要認了嗎?為什麼一直都沒有受到眷顧?」

覺察硬生生折彎的、委屈的是什麼呢?

他妥協的是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對舞台的渴望。

先關懷這個部分,挫挫的狀態感覺起來如何? 沮喪落寞的曲著身子 咆哮跺腳? 傷心羞愧? 聽這些感受發出的聲音,表達什麼? 沮喪落寞:學長姐和幾個朋友都發展的很好,我看起來退步。 咆哮生氣:為什麼我不能提早做決定,錯過一些好機會? 傷心:其實我沒有自己想得那麼好,仔細想一想別人會有好的機會都有各自的原因,我只是還不能接受自己不夠好。

問自己:為什麼不等到一個更好的時機呢?鼓勵自己妥協的原因是什麼?

對他而言,時間很重要,留在原來的地方,除了薪水之外,其他的都不符合需求,無論是好好生活的需求或者是成就感的需求。希望自己把握青春、拓展經驗、深入新的耕耘。 讓這兩個部分對話,才能夠讓內心向所看重的價值妥協。

他終於領會:既然把握住多去歷練的時間,就把眼前的機會榨出它的價值。除了工作任務以外,要有自己的學習目標。 與其一直在乎薪水和別人的眼光,其實我還沒讓自己衷心地覺得「我值得」。 挫折的時候,脆弱的時候,需要心靈的雞湯,那不能是現成的,別人煮好的,別人煮的只會一時品嚐著好喝。從內在融合攪拌出來,才是被自己認同的意義。 陪內心「堅持的」、「選擇的」互相做對話。

真正的求好心切,要願意先跟自己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