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自己的分裂感


【我們那麼喜歡你,你怎麼那麼不喜歡自己】

眼前的她,用「可人兒」來形容,沒人會有意見。

與她合作的人,珍惜她的通情達禮,溫婉自律。

做媽媽的人會想:如果有像你這樣的小孩會有多欣慰多放心。

同年齡的羨慕她有氣質又優秀,也有資源可以做想做的事……。

如果我是男生,她會是我列在名單裡的好感女孩……。

這樣的女孩卻說:

「我有一種很討厭很討厭自己的感覺,如果我是我的朋友,用朋友的眼光來看我自己,會覺得這個人令人厭惡,空有外表,裡面很亂,根本不是表現出來的那一回事,覺得自己都是裝出來的,很假……。」

她很痛苦,我為她感到揪心,但是不著急。

因為那種討厭自己的感覺,我曾經也很熟悉。

從國中開始,我們就面對升學考試和競爭壓力,就算不走升學管道的孩子,也需要在才藝方面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由學科和各種科目的成績表現決定進入高中和大學,我們一直浸泡在和別人競爭的整套系統裡,高中之後進一步跟旗鼓相當的同儕聚在一起,繼續被篩選機制推著往前走。

上了大學,多數孩子已經內化這個模式,除了原本的學校系統,自己心裡更是建構了好幾套評比的標準;內向的人,羨慕大方直率的人;大剌剌的人,羨慕氣質沉穩的人;功課好的,羨慕才藝多的;才藝多的會說:他好像什麼都會一點,卻沒辦法專一,什麼都不精通,什麼都不會……。

面臨「我是,但是我希望我是……。」

我問這個女孩:「誰可以稍微代表一下你所希望的形象呢?」

她說:「一個同學,他很大方很熱情,在每一個場合裡表達自己都很篤定、很有把握、做事情很投入。不像我,很猶豫、格格不入…是不是不應該妄想想要變成別人的樣子?」

她抬頭看我,我不確定她希望我說「是的,你不應該」還是「不是,你當然可以」。兩個答案她都會同意,也都收不下來。她心裡一方面自我期許,一方面無力做到而感到痛苦,兩股能量不斷扭打,哪一個答案都會得罪另一邊。

我記得自己讀研究所的時候很喜歡一位授課的老師,非常喜歡,當時他的鐘點費用對我來說根本無法負擔,我還是千方百計存錢去找他督導,回想那個過程,我像海綿一樣吸收他說的每個字,中間目不轉睛沒作筆記,離開他的空間之後卻幾乎可以按照順序寫下談話紀錄,因為太專注,晚上的夢境也跟這些有關。我跟老師談到我的夢境,以及對於督導又期待又挫折的心情,老師問:「你喜歡我什麼呢?」我描述了一番,大意是:他身上有我想成為的樣子。

老師說:「你能夠在我身上看到的東西,那代表你的心裡都有,你已經接觸到了,不用花20年就能走到嚮往的品質。」

對當時年輕生澀、舉步維艱、焦慮不安的我來說,老師的回應是紮實的擁抱。

所以我也跟這個女孩說:「你想成為的不是別人,同學是你心裡一個部分的投影,像鏡子一樣反射出你的另外一面,那是你正前往的方向。」

羨慕的情感裡面有渴望,渴望自己更完整更多元,這是美好的事情、美好的追求,可以讓我們的力量開始燃燒,我不認為這是個問題。

問題是,人們往往很著急,無法等待收成的時間,於是把每一次表現自己的場合都當作考試,這也是競爭意識的殘毒,只看得到結果是否通過,考不好就自我責備,看不到自己試著展現不同樣貌時,好玩的地方、拓展和有所發現的地方。

一著急,就鞭策自己,鞭策自己的方式變成自我攻擊,於是人們消耗很多的能量,讓兩個自我面向互相打壓,互相討厭。

這個女孩「渴望大方篤定」的部分,把現在「退縮猶豫」的部分當作敵人,當作拖油瓶。而「退縮猶豫」的部分被逼到角落的時候,酸言酸語也很刺心:「你太虛假了,想當別人,怎麼裝都不會像的,人家一眼就看穿你……。」

這兩個自我面向都沒有問題,都值得被重視。

她真正需要消化的是焦慮著急所引發的衝突,而真正想要的,是活得超越現在的自己,超越現在的樣子。

超越並非「我是……(篤定大方的),我不是……(退縮猶豫的)。」超越是整合的、包含兩面的、不僅僅在任何一端的。

想要拓展、想要不一樣,其實是美好的成長動能,它是一連串過程,每天都在變化,想支持它,得讓兩個部分都在意識裡有發聲和發揮的空間。

我建議:「為了更熟悉你自己,當你面對某個情況思考一個主題,不妨分別訪問兩個部分,可以運用心理學裡面的空椅技術,意思就是把兩個部分暫時區隔開來,各給它們一個位子,先好好站在一個位子,體會那個位子上特定的態度和需求以及行動的方式,融入它,聽它怎麼感受、怎麼想、期望怎麼做。不做決定,再進入到另外一個位子,聽聽另一面怎麼說怎麼看。然後回到當下,這個當下的你是把兩邊都聽進來而不是選邊站,所以,不要急著透過思考選擇哪一方是對的,先注意身體的感覺,兩邊能量的交流發生在身體空間中,注意到兩邊都表達過後的感覺,沈澱一下,再去整理你所思考的主題,這時候你的覺察度擴展,對自己的接受度提高,感到身心被充電,回到情況中,展現自己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多。」

內心相互違和部分,需要被看見、被認識、被身心接受,它們才能慢慢地結合,成為不一樣的、更豐富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