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都是:他們說

 有事請找別人商量是自然而然的。

能夠把別人的意見聽進來,也有幫助。
納進來的聲音一直保留原音,卻是負擔。

例如一位女士,簡稱C,他的伴侶因為工作的關係,出入酒店,這幾年在外面有很多紅粉知己,會跟她們私下約會,雖然伴侶不承認有身體和愛情的關係,但是C飽受情緒困擾。

受苦了兩年多,想要在諮商裡面尋求答案,如何讓自己更平靜的留在婚姻裡。

她說完遇到的狀況之後,接下來每個句子的開頭,幾乎是:@@說⋯⋯

我媽說:很多男人在外面都這樣,他還把錢都給你管,該回家的時間也有回家,對小孩很好,如果他就不想改,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生活還是很好過… …。

我爸說:如果他因為在外面玩,不顧這個家,我一定跟他算帳,把你帶回來,可是他沒有,是你自己要一直去挖,然後跟他鬧,比起來,讓小孩更痛苦,讓這個家的氣氛更糟的是你。

我朋友說:你在家裡給他臉色看,一直查他,反而你把她推出去,跟外面的人感情更好,他們感情越來越熱絡,都是你造成的。

小孩說:爸爸對我們很好,你們不要吵架。

我問:你怎麼說呢?你怎麼想這個情況?

她:「可是我就是沒辦法控制我的情緒,他一出門,我就忍不住在想他是不是又跟誰出去了,在哪裡?做什麼?他回家,就覺得很厭惡,也不想靠近他。我是不是有病?把他推出去讓事情越來越糟⋯⋯。」

C的腦袋裡都是別人的聲音,別人的觀點和建議,還有自己的情緒念頭,而沒有自己的思考過程。

💕思考是重新把在腦袋裡的各種聲音和念頭,透過一個觀點,梳理一遍,梳理過了,才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想法放進行動裡面,行動才開始有方向性、一致性,才能開始累積特定的力量。

不同的人不同的聲音住在C的腦袋裡,不斷重播,是因為這些聲音都有打動她的地方,有符合她某個部分的需要,可是她不會說:「我認為… …。」而是保留「我媽媽說… …。」是因為她心裡面也有反對的部分,心裡有某個需求被這個聲音打擊了,因此不願意收下來。

💕贊成別人的聲音,贊成哪一個部分,弄清楚,從裡面認識心裡頭的某個需要。
💕別人的說法裡面,難以接受的是什麼, 理出來,大方的把他們的意見打個折扣,折衷成被自己接受的想法。

C目前的需要是:留在這個婚姻裡,讓家庭的氣氛好一點。

透過這個需要,她看伴侶的觀點是:他目前有為這個婚姻提供保障,讓孩子好好讀書,讓大家生活無虞,可以參加家庭聚會,在家裡脾氣很好。

而她內心失落的是:愛情、忠誠、兩人關係的承諾。她目前需要:為自己出氣,試探對方改變的可能性。

C要進一步整理這個需要裡面,對男人、對自己作妻子的觀點。

例如: C認為
這個男人,就算大家都說他是好先生,只要我不知道那一塊,他幾乎是完美的。但是,我看到他變壞了,想要跟朋友們一樣,維持表面,不管裡面腐敗。

我做媽媽,之前看到孩子跟他感情很好,覺得不平衡,想讓孩子知道爸爸的真面目,其實,我願意做好媽媽,這也是留在婚姻裡面的重點之一,所以我選擇不跟孩子抱怨,以後孩子該知道什麼,就看他們自己。

做妻子,他沒有把我當情人,⋯⋯⋯

❤️❤️❤️

當情況改變或內心的感受改變,表示心裡的需要之間優先順序變得不同,隨時可以保持對自己的關照,重新整理想法。

整理好想法之後,最好,在心裡面好好的跟爸爸、媽媽還有孩子和朋友對話,把他們的想法拆解重組,直到和自己的聲音結合在一起。

腦袋裡以他人為開頭的聲音都是暫時存放的,暫時存放的聲音佔據記憶體,多了,沒有刪除整頓,會讓人沒有思考空間。如果這些聲音一面倒,拘泥在同樣的出發點,沒有平衡報導,很可能就壓抑心裡面的其他感受,被壓抑的感受總是會大聲疾呼,變成情緒的困擾。

🌟寫下來別人話中有道理的部分。
🌟寫下來心裡面的「雖然」和「可是」。
🌟拆解-刪除-增加,整理自己的觀點。
🌟下次跟別人表達的時候,說:現在我認為

鄭重被你收納的意見,你願意為自己背書的意見,才成為你行動的能源,成為關係裡的自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