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導】學習不同的心理治療取向,欣賞交會的火花


在家族系統排列工作坊裡,常會有伙伴來詢問:「這跟心理劇有什麼不一樣?」
「心理劇的導演會面談角色,讓代表進入角色,那麼排列會嗎?」
「心理劇最後,角色們會做一個離開角色的儀式,那麼排列的代表為什麼不用?」

在教導澄心時,則會需要回應
「這跟正念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靜坐的時候,不要去追逐心理出現的東西,澄心面對的方式為什麼不同?」

我鼓勵大家先把目光集中在你所學的方法裡面,他們之間相同之處,那代表這個地方真的是重要而且是關鍵。你會拿心理劇來跟系統排列作比較,是因為他們都讓夥伴們運用彼此同情共感的能力,把潛伏在過去的故事以及心靈中暗在的關係帶到此刻,被好好面對。同時,團體成員彼此支持和見證,是構成療癒的重要質地。

鼓勵大家不僅注意他們相同之處,同時注意著他們相同之處之中跟你共鳴的地方,這等於在幫自己找到可以整合的方向。我的經驗裡,沒有一場工作坊在同樣名號的取向底下,長得完全一樣;也沒有一場工作坊,可以說自己是純粹某個學派的。我看到在心理劇的現場裡,往往有藝術創作,牌卡投射和分享;我看過在排列工作的場裡,為了處理個案覺得無法從火災現場逃離的創傷,運用身體工作,讓個案從背後被緊緊抱住,重複地被困住以及用力掙脫,直到把身體中凝固的能量爆發出來,而類似的身體工作,在心理劇裡經常被運用。而這些跟我心有戚戚焉的部分,也在我的個別諮商中發生。

這幾年,在學習名目上,我參與比較多催眠和家族系統排列課程。有一陣子,經常到某大學跟專兼輔老師們一起做個案研討,邀請我的心理師是準心理劇導演,有一次他問我:「學姐,你有接受心理劇訓練嗎?因為我看到你很多分享,還有操作的範例,都很有心理劇的味道。」其實我極少參加心理劇相關的課程,反而她提過之後,去年開始接觸了。我回答他:「如果你覺得很像,我猜是因為所有能夠深入人心,發揮效益的方法裡面,相同之處是大於相異之處的。

但我們還是要深入一個學派去體驗。思考學派方法之間的不同,是為了發現每個方法都有他精要的地方。譬如你要去處理身上的一條經絡、一個穴道,有的地方你用敲是敲不到的,要用手指按壓;可是手指也不適合按壓每一個地方,有時候你得用敲的,才能夠釋放那個地方的酸痛。每一個工具都有他琢磨得特別深刻的地方,用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經驗來體驗這些細膩之處,他才會成為你可以上手的工具,你用起來會具有信心。

做治療需要一套哲學,以及可以落實哲學的方法。在治療室裡運作的會談或風格、手法和媒材,像是一種容器,用來支持治療師的哲學和個案的故事在這裡相遇、轉化。

在學習的道路上,學習技術往往可以帶來解渴的感覺,讓我們在面對個案的時候不感到那麼焦慮。然而,哲學是個案概念化以及治療介入方向的整體地圖。


治療理論在被你好好活過,和生命經驗互相滲透之後,留在你心裡的,才變成你的哲學。那會讓一個治療師具備真正的信心,接下來,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引導個案去走這個路徑,是兩個人磨和的藝術,快和慢的問題,以及是否準備好。即使慢,即使最後分手,你會知道原因,而內在不會失去創意和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