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被感動而不會被移動——先覺察才能轉動


他很喜歡刷網路文章標題、文章金句,因為那是一個方便、效率高,可以敲打腦袋、重啟希望和活力的方式,所以有一段時間,常常拿出手機跟我分享,最近看了哪些很有感觸的話。

久了之後發現,有些句子還是很有道理,可是逐漸使人膩煩。

那別看了?但是不看了之後,又覺得生活繼續陷在平凡的泥沼,沒有意義被點燃。

我們會被某些文章感動,對內容大大深呼吸,是因為它提到的東西,正是心裡頭略略浮出意識水面,還在找出口的部分,或者是心中某個微弱又需要聲援的部分,文章的觀點正好給了支撐。

但多數時候,這些好句子帶來的鼓勵消退很快,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

那只是我們暫時抓住的一根繩子,心裡面不見得有空間讓它落地發芽。

轉念不容易,因為我們被打動的部分,背面就黏著我們之所以難以移動的原因。

如果只靠蠻力抓住繩子(一個觀點),而底下排斥的念頭很多,這些不相容的部分很沉重,你坐著聽滿懷希望,站起來要前進一定走不了幾步。

因此我建議他,抬頭看看這條繩子,不急著抓住,看一下之後,進入到心裡面邀請跟它不一樣的、相反的部分出來說話。

例如他說,「我一直以來都很在乎別人的感受,『你不需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這句話蠻打動我的,我最近常常提醒自己… …。」

覺得有道理的想法一定對應某個內在的需求,先找到那個需求。

他說,「我希望可以下班,不要把老闆的情緒變成我晚上一直盤旋在心裡面的任務,總覺得還沒有解決。」

除了「想要下班把老闆關在門外」之外還有什麼需求呢?跟這個需求不一樣的。

「想要融入團隊,他是一個大家都滿認同的老闆,可是我跟他相處了兩個月,我覺得他並沒有很喜歡我。」

在這個團隊裡除了「想融入」之外,還有什麼需求?

「我之前的工作,壓力很大,就是因為太在乎別人對我的反應,包括他們下班私底下有什麼活動或交流,都會很在意,變得情緒太多,最後自己受不了,我希望可以有些切割,把他們當同事不要當朋友。」

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發言位子。

接下來,溫和、不野蠻的把這個金句「不需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放進心理空間,它不是直挺挺的,是可以拉伸、縮短、變化。

調調看可以如何不踩到這三個需求呢?有沒有哪些需要會抗議呢?

他想了一下,不想管老闆的需要,會同意

想融入團隊的需要,會焦慮,「你只有輕鬆一個晚上,明天、後天呢?老闆對你有情緒,你只會越來越難過… …。」

想跟同事有界限的需要,可能反對一半,畢竟不去介意同事的情緒,很令人嚮往。可是前提是你要搞定老闆,才能夠贏得同事的尊重,或者才有獨立執行的空間,不需要同事的認同,反正有老闆的支持。

沒有訪談內心的不同立場,貿然收下這句話,只會開心兩天,這句話對他沒有長遠的意義。

現在,他從內在的反饋覺察到:我需要下班、需要情緒界線、同時我想被同事和老闆接納。

我們做一個練習:

讓貼近「格言」的需求先說話,接下來每一個需求在這個句子上,增加一點東西,例如增加前提,增加彈性,增加可操作的細節。

需求一:「我不要為老闆的情緒負責」

需求二:「但你要先準備好,如果老闆情緒化責備你,你得在同事面前站得住腳,所以關鍵的任務先想好怎麼回應,怎麼進行。」

需求三:「跟同事的情感還是很重要,初期多融入大家,弄清楚每個人的界線,跟每個人都有善意的交流之後,再淡出,不要一開始就關閉,留給大家很多猜測空間。還有,關鍵的時候要出手幫助別人。」

最後:這句話改成:「我不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但我有責任讓自己在團隊裡有安全的空間」

這個消化的過程,是有誠意的跟內在的各部分做商量,從原來狀況裡轉動一小步。

不是像洗個過癮的冷水澡或熱水澡,只享受水沖下去的那一刻醍醐灌頂、茅塞頓開。過後除非再沖一輪,否則無法維持正面的狀態。

調和後的狀態,往往不是鏗鏘有力,單一正面。拿顏色來做比方,飽和度不會很高,而是可以和多方面協調搭配—像莫蘭迪的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