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原則與固執


她有兩個孩子,老大六歲,老二兩歲半,週末全家一起出遊,停好車前往吃飯餐館時,先生牽著老大往前走,老二累了不肯走,開始哭鬧要媽媽抱,她不願意,孩子趴在地上狂哭,死不肯起來,她表明:「我不會妥協的。」於是在原地跟孩子耗。

先生跟老大到了餐廳門口,發現兩個人沒有跟上,回頭找,發現老二趴在地上哭,一把抱起來,一臉不高興,沒有到餐廳地點,反而回車上,很生氣的說:「你媽媽可以跟你在那裡耗15分鐘,那我們就四個人關在車上一起耗好了。」

她好怒,知道先生表面上教訓孩子,實際上在吼:「你為什麼要跟孩子將在那裡,為什麼要幹這種蠢事。」

她滿腹情緒同時自我懷疑。
「指桑罵槐,一點都不支持我。」
「最後弄得全家不高興,兩個孩子都哭慘了,我丟下孩子自己回家,讓先生收拾爛攤子,難道我做錯了嗎?」

🌟先調和心裡頭的情緒

並不是她的行動和堅持有什麼樣的錯誤,是她的原則所體現的行為和先生的預設以及孩子的期望差異很大,激盪出強烈的情緒能量。
不論事件裡的自己、先生或孩子的情緒,都是她牽掛心疼的,當我們越心疼誰,面對時越不知所措,越不知所措越容易惱羞。因此讓自己有面對這些情緒的空間和能耐,是優先需要的。
「當時你的疲憊委屈和憤怒、孩子的害怕挫折、先生的困惑生氣,我們一一拜訪,情緒過去了,才能碰到底下的情感。」

🌟跟有原則的自己對話

理清楚原則裡的核心價值,才知道要堅持什麼?怎麼堅持?就算被別人中斷了,仍然可以拐著彎實現。

「孩子累了想要抱抱,你堅定地不肯,這個行動的原則背後的精神是什麼?」
「我想讓他知道不是要求和耍脾氣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他也要顧慮別人的狀態?」

所以是想要培養孩子好好表達的態度,以及對媽媽的尊重和同理心。

把想要傳遞給孩子的態度放在心裡,跟當時的自己討論一番,就會發現有更多行動選擇,有機會讓自己、孩子、全家人有不同的經驗,同時也不委屈自己的堅持。

她想到其中一個:
鼓勵孩子說:「媽媽我好累,你可以抱我一下嗎?」→要孩子練習好好說不要耍脾氣。
回應孩子:「媽媽也好累,兩個很累的人抱在一起容易跌倒,但是媽媽想幫你,你也要體諒媽媽,那你自己走一段,我們從一數到100 ,媽媽的力氣也夠了,剩下一段路我抱你,這樣好不好?」→要孩子知道媽媽也有需求也有限制同時也關心他。

觀點和行動的空間出來了,不僅僅對孩子和未來的自己有幫助,也同時減緩和先生之間溝通的壓力,不至於恐懼先生的介入讓自己完全破壞了原則,或者會把孩子寵壞。

🌟走向溝通

「我可以接受自己當時的反應,也可以接受他們的情緒,可是我該怎麼跟他們溝通呢?」

其實衝突的本身有其價值,已經為自己表達了立場,先生和孩子一定也接收到了,只是要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媽媽當時態度裡面的意義。

溝通過程可以包含
  • 表露自己在衝突發生當時,對方不知道的情緒:例如家人可能看到著急和生氣,感覺不到擔心和傷心。
  • 聽對方說當時浮現的念頭和感受。
  • 表達當時行為背後的考量(好意)以及努力,例如:「我希望妹妹可以相信自己,願意多走一點,我們才能夠去更多的地方玩,而且大家都很有力氣可以一起玩。」「我當時也在心裡做好心理準備,絕對不對他大吼或者打他,這是我的努力。」

家的守護,不是由特定紀律打造起來的。儘管我們的確需要邊界(原則)的包覆(可以依循),但令人心安服氣的邊界,要在衝撞、理解和交流裡增厚,讓彈性和底線並存。